南川:以往“人才难引更难留” 如今高铁送来多元人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冲 李雨恒

2025-09-10 19:16

9月9日清晨,一列高铁准时停靠南川北站。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超群工业)的工程师魏九波随着人流走出车厢。20多分钟前,他刚从重庆东站上车;此刻,他已抵达南川。

“终于不用担心堵车了。”魏九波笑着说。过去一年,他每周都要在茶园的家和南川工厂之间往返两三次,每次都要在高速上花费一个多小时。如今,高铁把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在魏九波身后,飞驰的列车正为南川带来更多人才。

▲7月31日,南川北站,渝厦高铁重庆段的开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资料图片)记者 李雨恒 摄

通勤时间缩短 人才愿意留下来

就在高铁开通前不久,超群工业刚刚错失了一位上海交大的材料学博士。董事长助理江红还记得那次遗憾的经历:“人都来面试了,谈得挺好,最后却因为交通问题选择了苏州。”

此前,从南川到上海需要到重庆中转,全程将近8小时。这样的交通条件,让不少高端人才对南川望而却步。南川区经信委副主任陈云霞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多个类似案例:有的专家来了又走,有的项目谈了又停,不少问题都出在“交通不便”上。数据显示,此前南川超过三成的创新型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高铁的开通改变了一切。现在从重庆到南川只要一刻钟,到长沙也只要4个小时。今夏招聘季,超群工业破天荒地招到了好几位从长沙、福建来的工程师。“高铁从我们厂窗外经过,现在成了我们最好的招聘广告。”江红说。

高铁催生“潮汐人才”新模式

9日上午8点半,重庆优钛实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总经理张群正在等待重庆理工大学的周志明教授。

“周教授坐最早一班高铁,40分钟就能到水江西站。”张群语气轻松。自从水江站开通,主城的专家们再也不用提前赶路,都能准时到达工厂。

这种便利催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引进模式。南川称之为“潮汐人才”——不要求专家常驻,只需在项目需要时前来指导。高铁让这种“候鸟式”工作成为可能。

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林晓教授不仅可以远程指导,还可以“候鸟式”到企业中做研发,这让位于南川的上药慧远公司研发的中药奶茶成了网红产品;重庆理工大学的团队每周都会来超群工业,帮着解决轮毂降噪的技术难题。“就像请了个外援。”一位企业负责人笑着说,“需要的时候就来,解决问题又快又好。”

高铁带来多元化发展机遇

金佛山脚下,“荣芳草堂”民宿的主人陈霞最近特别忙碌。他刚把民宿里外整修一遍,还新增了露天电影和自然体验项目。

“高铁通了,重庆客人早上吃完小面出发,中午就能来徒步。”他高兴地说,“今年夏天客流比去年增加4成。”

▲南川区金佛山178环线,市民和游客在林间享受清凉空气。(资料图片)记者 李雨恒 摄

正如陈霞所说,高铁不仅带来高端人才,也带来了游客和投资民宿、农家乐的新农人。交通便捷让这些新农人能轻松往返于城市和经营场所。数据显示,今年金佛山景区的民宿、农家乐数量增长迅速。

重庆灏天农业的何泽也在忙碌。公司开发的黄精制品,正借高铁开通的契机,打造成为新的南川“伴手礼”。“以前主要做本地人生意,现在要准备迎接更多游客了。”他说。

高铁带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些。现在南川企业能更方便地聘请各地专家,人才选择范围大大拓宽。“虽然地方不大,但借着高铁,我们也能用上大城市的人才了。”南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傍晚时分,又一列高铁缓缓驶离南川北站。站台上,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对这座刚迈入高铁时代的小城来说,飞驰的列车不仅带来了远方客人,更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