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新增的两处中药材GAP基地通过延伸检查 目前基地总数达4个,居全市第一
2025-08-27 22:02
8月25日,重庆市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朝阳坪的500亩独活基地与南坪村的200亩玄参基地顺利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这意味着城口县通过延伸检查的GAP基地总数达到4个,在重庆市已公告的7个基地中占比超过一半,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套确保中药材质量的管理体系,涵盖了从种植到加工、包装、储存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每一株药材的品质和安全。
▲城口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城口县自2022年新版GAP政策发布以来,大力推进中药材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化生产转型。此次新增的两个基地采用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建设模式,不仅统一了生产标准,还有效带动了农户就业增收。据了解,在一些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通过林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年增收可达1万至2万元。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生物多样性丰富,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这里拥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3800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达上千种,被誉为“大巴山生态药谷”。近年来,城口县将中药材产业明确为重点产业之一,遴选出淫羊藿、独活等8个道地优势品种,打造“城八味”地方品牌。
截至目前,城口县中药材GAP建设已形成“政策引领、基地支撑、品牌赋能”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定在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
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政企协作,加快GAP基地全覆盖进程,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为打造全国知名“大巴山药谷”、助力中医药产业振兴持续发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