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2025-07-05 21:08
垃圾的“寿命”有多长?
常见的塑料袋,不经人为干预,需要20年左右才能降解,而一个塑料瓶,需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降解。
7月4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10个生态文明示范点位之一的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看生活垃圾如何在这里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烟气在炉内脱硝后,进入脱酸反应塔脱酸,经过活性炭吸附,除去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再通过层层净化达标后排出。”在智能监控大厅,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张珂铭介绍,除了焚烧产电再利用,渗滤液及污水,经过一系列过滤后达到标准出水可以用于厂区回用,焚烧后处理的渣料还可制成环保砖。
2022年,该公司建成投产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73万吨。
在这里,焚烧发电经历地磅称重、垃圾存储、渗透液处理、垃圾焚烧、炉渣利用、并网发电、烟气达标处理、烟气排放等步骤,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凭借环保工艺,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成为“贵阳市生态环境宣教基地”“贵阳市科普教育基地”,也是贵阳市首批申报“无废工厂”的企业之一。
“无废工厂”是贵阳市推动“无废细胞”建设的类型之一,是“无废城市”建设的生产单元。
“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2022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2个城市纳入建设范围。
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贵阳市先后制定印发了《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及文化“五个领域”,围绕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内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厚植“无废”理念,大力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如何为城市“减废”?
记者在贵阳市观山湖龙潭街道阅山湖社区看到,一间小屋的货架上整齐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酵素瓶子,通过制作环保酵素,厨余垃圾中的水果及水果皮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了垃圾排放,同时还能用于养花浇菜、防虫和作为天然清洁剂。
“每一个瓶子都贴着标签,详细地记录着制作时间、放气时间,志愿者轮流来负责查看。”街道办工作人员陈芳说。
分类有道,才能变废为宝。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源头分类、垃圾投放、收集收运、初次处理、终端处置“五个环节”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
在阅山湖社区,设置了垃圾回收点,社区工作人员指引居民对有害垃圾进行定点投放,还组织志愿者宣传引导居民对家里面产生的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养成好习惯。
除了制作环保酵素,社区还推行线上线下以旧换新社区“集市”,将“无废”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并评选出10户“无废家庭”,以一个个家庭的实践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目前,贵阳市印发了《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试行)》,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典型城市,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利用“智慧城管-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系统”强化生活垃圾末端企业信息化监管。
除了阅山湖,贵阳已推动建成3000个居民小区垃圾收集点,实现居民小区收集设施全覆盖,投运湿垃圾处理设施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焚烧设施处理能力达到每天5150吨,已建成“无废工厂”“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635个,“无废”理念逐步形成。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