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清华大学生走进长寿“解锁”文旅新IP
2025-06-29 13:34
6月24日至28日,17名清华大学“与美同行”重庆艺术乡建支队学生,走进长寿历史街区、工业遗址、美丽乡村,开展版画体验课程、调研文化旅游现状、设计开发文创产品,通过“解锁”长寿文化旅游新IP,助力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长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来自社区的孩子们在板材上起稿、刻板、上色。三位艺术乡建支队成员在一旁教学示范指导,教他们用水彩笔在吹塑板上画草稿、用铅笔刻凹痕、用水粉颜料上色再到印刷,全流程体验綦江版画。“支队第二站来到长寿,把此前在綦江学到的内容教给长寿的孩子们,推动綦江版画与长寿美育的交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舒培浩介绍。
“三倒拐下一步将怎样保护开发?”“民间工艺可以在三倒拐展现吗?”“有没有宣传推广计划?”走进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清华学子纷纷向长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问。“对于长寿而言,三倒拐不应是‘再造一个游客街区’,而是应该坚持非同质化发展,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王玺洁介绍,他们两次走进三倒拐,调研历史沿革、分析建筑景观、了解发展现状,形成《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开发方案》。该《方案》围绕打造 “中式梦核美学”与 “山城生活印记”融合的怀旧文艺空间,提出打造老重庆氛围怀旧风街巷、沉浸剧场式街巷等发展建议。
“我们把长寿丰富的寿文化、古街记忆、水电文化、柚乡文化结合起来,突出‘寿韵天成’这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设计草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乔彦熙介绍团队设计成果时称,团队成员正在抓紧修改书签、明信片、镜面杯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融入了长寿柚、长寿缆车、狮子滩水电站等长寿元素,特色鲜明、形式多样。
据了解,清华大学“与美同行”重庆艺术乡建支队成员还走进长寿区图书馆、新市街道红土地村、艺术基地禾德园等地,为长寿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意见10余条。“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梳理这些意见建议,优化完善文创产品方案,尽快提交长寿区相关部门参考。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产品设计能为长寿文旅发展提供帮助。”艺术乡建支队成员纷纷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