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沙坪坝将全域推进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2025-04-10 19:27
努力营造满足居民全生活链条的多元化场景,为居民“急难愁盼”提供便捷易享的“解决方案”——这是记者从4月9日“‘发言人来了’——沙坪坝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发布活动”上了解到的信息。
▲“一心议事角”。记者 罗芸摄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就是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可欣介绍。为此,该区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打造有温度的生活圈:坚持“生活圈缺什么、补什么”“居民最需要什么、建什么”的思路,广泛发动所有镇街召开院坝会、楼栋会和议事会,甄选出了需求、事项、项目“三张清单”项目(事项)236个,每个镇街精选出10件群众特别关心的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让政策落地既应有民生温度,也应有经济效益。为此,沙坪坝全面铺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换享家”活动,创新“积分制”管理模式,开展亲情陪护、义诊义剪等活动500余次;积极探索社区公益基金、社区合伙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生态。
沙坪坝区内有新就业群体12万人,其中日均送单骑手就有5300余人。该区在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中,将加强对这类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在已有的210个暖“新”驿站基础上,增设更多可以为骑手提供歇脚休息、充电喝水、遮风避雨、纳凉取暖的空间,发动商户为骑手提供延时供餐、小哥套餐等服务,让骑手可以给自己和爱车“充电补能”,驶向“幸福的下一站”。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将结合“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打造,重点突破:实施重庆大学A区东侧的松林路改造提升,通过对1.6公里车行道人行道翻新、挖掘边角地建设小微停车场、增加无障碍设施打通局部瓶颈等,为该区域创造更安全、便捷、优美的步行环境;积极谋划小龙坎至重庆七中路段更新改造,实施沿线4个学校大门口及周边集散空间更新改造以方便师生,擦亮“沙坪坝,老师好”等名片。
▲由闲置空房改建的阳光观景城市青年会客厅,即将投用。记者 罗芸摄
今年,沙坪坝区将根据各镇街的资源禀赋和人口年龄结构,突出主题、差异推进。在市级创建层面,沙坪坝街道一心村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青”,打造全龄友好社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放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优势,打造特钢文化、特色邻里主题生活圈。今年内,该区还将在5个基础较好、特色突出的镇街完成区级创建,形成“2+5+N”的创建体系,为居民“急难愁盼”提供便捷易享的“解决方案”,让服务有“精度”更有“温度”。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