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一号提案”出炉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2025-01-13 19:31

1月13日,渝中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出炉,渝中区政协科教卫体委、区政协提案委、 民革区委会联名建议支持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渝中区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份提案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提案中的NO.1?

早在去年5月,渝中区主要领导就带队,前往新疆哈密调研考察,推动两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这体现了渝中区委区政府对算力经济的高度重视。

“今年的‘一号提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算力经济产业布局、企业培育、人才招引、数据安全等方面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数易其稿而成。”渝中区政协主席王南说。

提案指出,算力及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当前,我市正依托算力及人工智能加速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加快数字重庆建设,持续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相关调研测算显示,目前我市各行业智算需求超过5000PFLOPs,算力需求旺盛。

去年以来,渝中区积极构建起“疆算入渝”和算力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创新设立了“一中心一公司”,打通哈密--重庆100G超大带宽算力传输通道,为重庆算力枢纽建设奠定基础。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提案指出,目前我市整体算力发展较国内先进地区仍有不小差距,新疆算网基础设施融合协同水平、算力网络发展支撑体系与监管手段较弱,制约着两地算力资源开发利用。渝中区是我市算力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但目前,产业链主要集聚在算力资源供给和服务应用等中游环节,算力龙头企业较少、高层次算力人才集聚不足,产业链条有待延伸,同时,一些中小企业的算力需求也亟待释放。

对此,提案建议,渝中区应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开展基于算力应用的创新研发和场景创设,加强算力网络供需对接,促进算力产业协同集聚,赋能全市打造支撑西部、辐射“一带一路”的现代算力枢纽,加快打造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

提案认为,应尽快制定出台渝中区发展算力经济的扶持政策,完善算力飞地税收分享机制,探索采用弹性带宽、任务式服务、数据快递等创新模式,降低单用户网络、算力使用成本;

在资金保障方面,充分发挥渝中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投资作用,通过与中央、市级及优秀民营投资机构合作,加大对全区算力项目投资,联动金融机构,创新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建议渝中区加快构建西部算力传输网直连通道;推动跨区域算力资源高效联动和精准匹配,探索普惠便捷、随取随用、按需收费的算力服务新模式,加快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交易结算、收益分配等算网协同机制。

此外,提案还建议,渝中区应用好用足“黄金十二条”“青创十条”等人才政策,扩大释放算力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渝中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渝中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扶持政策》,依托“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当天,渝中区大数据局会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经信委、区人社局对提案建议进行了回复。接下来,渝中区将厘清工作思路,深挖算力需求,围绕龙头招引、人才培育等全面提升算力供给市场竞争力,配套形成产业人才资金系列机制政策,助力渝中算力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