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启动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建设
2024-12-31 21:00
12月31日,记者从渝中区高质量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启动仪式上获悉,当前,渝中区正加快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力争到2027年,全区国际货代备案企业数达到80家以上,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
作为重庆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庆客厅,渝中区是我市14家驻渝领事机构的所在地,集聚了1017家外资市场主体、143家世界500强企业、51家国际知名货代物流企业,地均GDP超70亿元/平方公里。
“国际货代连接着国内生产贸易和跨境物流体系,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中区负责人表示,通过市区联动,启动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建设,旨在推动渝中区成为物畅其流、货通全球的枢纽中心。
当天,启动仪式发布了《渝中区高质量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实施市场主体培育、空间载体规划、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空间拓展、发展环境优化五大工程,到2027年,渝中实现国际货代备案企业数达到80家以上,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基本建成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
具体而言,在市场主体培育上,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国际货代“重庆服务”品牌、推动货代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供应商发展,聚力引进一批全球知名国际货代物流企业。
在空间规划上,将加快形成以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和菜园坝滨江新城为“两片”的空间发展格局,探索打造3栋以上国际货代“星级”楼宇,持续提升辐射能级、放大区域影响力;
围绕产业融合,渝中区将积极推动国际货代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货代物流+跨境电商+生产制造”的跨境生态。
此外,渝中区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金融支持、人才供给、服务保障等要素支持,同时深度参与通道建设,依托探索与沿线省市区共建国际货代物流发展联盟等,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双循环大局,形成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关新闻《〈《〈《
多家头部企业发布能力清单
12月31日,在渝中区高质量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启动仪式上,马士基重庆机构、民生货代、德信企服、重庆银行自贸区分行、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服务协会分别发布了能力清单。
此次发布的能力清单涵盖国际货代物流、跨境贸易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重庆银行自贸分行通过打造“信保e融”“出口e融”“通道运费贷”等数智融合特色产品,破解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点。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服务协会的国际货代发展机会清单包括“跨境物流专线+公共海外仓”项目、重庆-港珠澳大桥物流通道项目、锂电产品国际货代解决方案项目、国际货代领域标准研制修订项目、跨境公路陆上贸易规则创新项目和国际货代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这些清单的发布将吸纳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旨在从多维度推动渝中国际货代行业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渝中区政府还与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签署“共建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将在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日常联络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和强化政策支撑四大方向开启合作模式,合作事项涵盖引育市场主体、打造“星级”楼宇、搭建服务平台、强化人才提升、策划举办活动五个方面。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