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沙坪坝出圈!政企合力共建美好人居新高地
2025-10-01 09:00
在重庆“四代住宅”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沙坪坝区凭借扎实的公共服务基础与持续优化的城市功能,展现出强劲的居住吸引力。
近期,沙坪坝极核区域上新的华侨城·熙宸,自亮相以来持续高热,首开去化率达90%,成为市场关注的现象级项目。
这份亮眼的销售成绩,不仅是项目自身产品力的硬核证明,更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沙坪坝区近年来在公共服务能级跃升与城市更新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老师好、医生好、区域好”的“三好”宜居图景,正于此间逐步清晰。
“教共体+医共体”双轮驱动
“老师好、医生好” 成为金名片
在城市发展的坐标系中,教育与医疗始终是衡量城市宜居度的核心标尺。近年来,沙坪坝区以“教共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统筹发力、协同推进,将优质资源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覆盖”,让“好教育”“好医疗”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
作为重庆教育强区,沙坪坝区内名校众多,聚集了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知名高校16所,有重庆一中、南开中学、树人小学等中小学、幼儿园264所。为破解“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的难题,沙坪坝区启动教共体办学新模式,以辖区内优质品牌学校为引领,聚焦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科研训、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五个一体化”重点任务,推进品牌覆盖、资源共享、质量提升。
通过教共体建设,全区新增优质学位6.7万个,总量达到10万个,不仅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更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实现全域覆盖,教育集群效应持续放大,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亮丽名片。
教共体建设不仅赋能教师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而且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人才吸引力。“沙坪坝,老师好”的品牌愈发响亮,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沙坪坝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沙坪坝“老师好、医生好” 成为金名片
“沙坪坝,老师好”之外,“沙坪坝,医生好”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辖区内有西南医院、新桥医院、肿瘤医院等驻区部队医院、市级三甲公立医院6家。
“沙坪坝,医生好”不仅仅是说沙坪坝区有着丰富且优质的医疗资源,更是在说,沙坪坝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多惠及市民,让市民健康更有保障。
而这背后,与沙坪坝区启动覆盖全域的医共体建设息息相关。自2024年以来,沙坪坝区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系统性重构、整体性协同、一体化集成,稳妥有序推进区域、区级、基层医疗资源一体协同发展,“沙坪坝,医生好”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教共体+医共体”双轮驱动,“沙坪坝,老师好!”“沙坪坝,医生好!”品牌擦得更亮,区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强!
城市更新有力推进
激活 “区域好” 的宜居密码
如果说“双共体”是沙坪坝的民生根基,那么持续深化的城市更新,则是激活“区域好”价值的关键。在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背景下,沙坪坝区政府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城市更新,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推动老城区持续焕发新活力。
“周末上午在三峡广场逛个街,中午去金沙天街吃火锅,下午带孩子去沙坪公园放风筝。” 家住沙坪坝区小龙坎街道的居民陈女士,每天的生活轨迹都充满“便利感”。这份便利,源于沙坪坝区对“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精准打造。
依托三峡广场、金沙天街两大成熟商圈,沙坪坝区不断完善商业配套。而交通的便捷,则让沙坪坝的“区域好”有了更广阔的辐射力。作为重庆重要的交通枢纽,沙坪坝区已形成“四轨交汇(1 号线、9 号线、环线、在建的27号线)+高铁沙坪坝站”的立体交通网络。从高铁沙坪坝站出发,1小时可达成都,真正实现“一小时成渝圈”的通勤梦想。
▲沙坪坝夜景
沙坪坝的配套能级持续升级,但面对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沙坪坝区没有选择“大拆大建”,而是以“存量焕新”为抓手,在保留城市烟火气的同时,推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针对老旧小区,沙坪坝区聚焦居民最关心的痛点问题:修缮破损道路、更新老化管网、增设停车位与健身设施、提升小区绿化,让老房子“住得更舒服”;针对低效利用的闲置地块,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引入适配区域发展的功能业态,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微更新”不仅直接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更激活了区域经济活力——配套设施的完善吸引了更多商业资源入驻,老旧片区的价值提升也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让老城区在传承历史记忆的同时,拥有了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区域好”奠定了长远基础。
政企协同 共建高品质人居环境
华侨城·熙宸成为“好房子”样本
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配套,为沙坪坝区的宜居建设奠定了基础,而政企协同则为“好房子”的打造注入了动力。
2025年,沙坪坝区极核区域的土地供应动态引人关注:3月,西南地质局旧址地块正式出让,最终由央企华侨城成功竞得;8月,另一宗极核区域核心地块推出后,也被房企争相拍下。事实上,这一系列供地动作并非偶然——正是沙坪坝区主动布局“好房子”建设、系统性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落子,通过核心地块的精准出让与开发,为区域高端居住形态升级按下“快进键”。
短短半年时间,原西南地质局旧址上,一座座现代立面的建筑正加速崛起。作为重庆建设的深度参与者,华侨城集团自拿地之初便锚定“与城市共生长”的核心理念,将40年人居精筑经验与沙坪坝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度契合,打造第四代住宅标杆——华侨城・熙宸。
▲华侨城・熙宸大门实景
实地探访华侨城・熙宸发现,其品质从入口即显:将气派大门与围墙巧妙融合,打造延绵百米的门庭,满满的归家的仪式感。步入示范区,立体园林景观,水景涟漪,“度假感”铺面而来。架空层则被打造成业主的专属会所,将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通过S形动线有机串联,实现全龄段生活场景覆盖。
市场反馈显示,项目亮相后关注度居高不下,在探访时营销中心客群满座:既有沙坪坝本地想改善居住环境的家庭,仔细询问户型空间与社区配套;也有不少从渝北、九龙坡等周边区域赶来的购房者,直言“看好沙坪坝的教育医疗资源,也被项目的实景品质所打动”。
而这份热度背后,既是购房者对“好房子”的认可,更是市场对沙坪坝区人居环境建设成果的肯定——“教共体 + 医共体”筑牢的民生根基,成为吸引人才安家的“磁石”,城市更新激活的区域价值,为项目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也让“买房子”变成了“选生活”。
可以预见,随着“好房子”不断落地、“好服务”持续升级、“好区域”价值凸显,沙坪坝区将在重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市民带来更多“稳稳的幸福”,让“老师好、医生好、区域好”的“三好”金字名片愈发闪亮。
刘利文/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