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以“五个一流”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16 08:00

擘画美好生活蓝图 铸就一流设计品牌

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以“五个一流”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国家大力推进品牌强国战略,奋力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历史性跨越的宏大背景下,重庆正以创建世界“设计之都”为重要抓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将设计创新打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

为加快这一进程,最近,市国资委启动了一流知名品牌建设,遴选出首批极具潜力的国企品牌进行重点培育。“重庆设计”品牌位列其中。

如何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落实好市国资委相关部署要求,当好助力重庆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的旗手和主力军,全力把“重庆设计”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强的一流知名品牌,推动企业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过程中更好发挥作用、更加熠熠生辉?

答案,蕴藏于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以下简称“重庆市设计院”)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之中。

作为“重庆设计”品牌核心力量,重庆市设计院精准承接上层战略,明确提出了以“打造一流知名品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重庆辨识度的综合性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为核心目标,并系统性地实施了以“人才、作品、机制、开拓、党建”为五大支柱的“五个一流”建设。这一清晰的设计,更加凸显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山地建筑特色,为企业行稳致远、迈向卓越筑牢了坚实的发展根基。

▲重庆市设计院

筑牢人才根基 打造精品力作

以一流队伍和作品铸就品牌之魂

重庆环球金融中心、来福士广场观景天桥、解放碑地下环道、民主村城市更新项目……这些享誉全国的标志性工程的诞生,源于重庆市设计院始终“将人才建设作为立院之本,将作品质量视为立身之基”的发展理念。

在人才建设方面,重庆市设计院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一代代设计师提供了成长沃土。企业努力从管理者向赋能者转变,为顶尖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企业内部营造出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大师云集、骨干汇聚的生动局面。

在作品打造上,重庆市设计院深耕山地建筑设计一百余年,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设计技术体系,设计出了一大批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低碳环保的经典山地建筑作品。人民大礼堂改造、劳动人民文化宫、大田湾体育场、凯旋路电梯、渝州宾馆等一流作品,绝非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企业信誉和经营的物质载体,不仅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彰显科学发展、文化底蕴。

▲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本着这样的人才策略和产品理念,重庆市设计院结出累累硕果——2025年6月,重庆市设计院主持的陆丰华润希望小镇规划方案,荣膺第50届世界建筑社群网大奖(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 Awards, WA Awards)方案类“专业评审奖”;2024年年底,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2024年Autodesk Design & Make Awards国际颁奖典礼上,重庆市设计院凭借承担的东南医院二期EPC项目,一举拿下2024年工程建设行业“大中华区域建筑设计类杰出贡献奖”(Greater China Outstanding Recognition for Building Design);2023年4月,重庆市设计院主持完成的南江华润希望小镇荣获2022-2023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A' 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类奖项。

截至目前,市设计院已在工程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荣获世界级、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重大科技成果及科技进步奖等700余项,获奖总数和高级别奖项位居重庆市乃至全国前列。

重庆市设计院在标准建设方面同样成效显著,多年来主编、参编了国家及行业标准数十项,主编重庆市相关地方标准、导则、指南、图集七十余项。

其中,《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30-2002,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系统的国家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空白;《重庆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则为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技术导则。

面向未来,重庆市设计院将持续强化人才和作品“双轮驱动”,不断厚积企业人才资源,用作品展现企业实力,持续擦亮企业金字招牌。

▲重庆市设计院参与设计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

深化体制改革 拓展发展疆域

以一流机制和开拓精神激发品牌活力

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数字住建建设推进会上,重庆市设计院自主研发的协同设计平台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系统,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一重要成果,凝聚着企业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业务开拓方面的不懈努力。

事实上,重庆市设计院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勇立潮头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史。从事业单位到市场化企业(事改企)的关键一跃,为其奠定了面向市场、搏击风浪的体制基础。企业始终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在深化改革中找出路,在推动创新中谋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没有止境,近年来,重庆市设计院不断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重庆市设计院已完成本地DeepSeek部署并实现与公司自有知识库连通,实现ExBIM AI与工程设计技术深度融合,日趋形成“AI+设计”新模式。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重庆市设计院激发出了开拓进取、敢闯敢试的精神,从深耕传统设计,到成功开拓数字化设计、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多元市场,业务版图持续拓宽。

例如,在EPC工程总承包方面,重庆市设计院目前已承接各类EPC项目40余个,在东南医院、巴蜀中学、民主村等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及城市更新等EPC项目建设方面,拥有成熟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尤其是今年以来,重庆市设计院相继中标重庆大渡口区五一互助片区城中村改造路网建设项目、重庆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EPC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

未来发展中,重庆市设计院将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其中,在机制建设上,将用好市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合作机制,通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市场开拓、开放发展方面,重庆市设计院将以大师、专家工作室等为抓手,加强与市内外高校合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依托项目、点上突破,奋力实现全方位“走出去”。

▲解放碑地下环道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坚持党建统领 护航行稳致远

以一流党建为品牌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近年来,重庆市设计院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重庆市设计院聚力打造“‘1551’党建引领 融聚发展”品牌,全面推动“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形成了有亮点、有辨识度的党建品牌矩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累计入选市巾帼文明岗1个、市三八红旗集体1个。

其党建创新案例《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党建引领+产学研”“六个一”融合体系》,摘得2023年(第九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获评全国“2024年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并入选《新时代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形成了具有重庆市设计院特色的党建文化。

公司党委通过“设立一个岗、树立一面旗,带动一大片”,强化树旗帜、立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团员进一步弘扬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职业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现代企业党建。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重庆市设计院组建了150余人的社区“三师”团队、灾后应急救援重建专家团队、儿童友好出行团队、文创助残团队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助力美好社区建设,深入践行慈善公益事业。

护航品牌行稳致远,重庆市设计院将毫不动摇地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奉献意识、市场意识、规律意识、创新意识、唯实争先意识;以实干作风、务实举措,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不可撼动的发展优势,为打造一流知名品牌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乙 图片由重庆市设计院提供

来源: 重庆日报  
编辑: 罗芸   审核: 李苒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