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社区民警陈霞: “有事尽管找我,我不怕麻烦!”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松

2025-10-14 12:33

一双铁脚板、一本登记簿、一副热心肠,是社区民警都奉若至宝的“三件套”。不过江北区公安分局石马河派出所“80后”社区民警陈霞却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扎根在石马河街道文聚苑这个自己的“责任田”,深耕14年探索出一套社区治理的好办法。

▲工作中的陈霞(右)。受访单位供图

大数据赋能,她和同事研发出社区工作新系统

“各类社区管理类目一应俱全。”陈霞的社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4290余户居民、700余户出租房、9900余名实有人口,以及260多家单位……庞大的基数,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更新及时,是个不小的体力活。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陈霞意识到,做好社区管理光靠勤快是不够的。

陈霞把想法告诉了精通信息技术的同事方小芳,两人一拍即合。

她结合自己的入户工作经验,与方小芳反复研讨设计细节。很快,一个搭建在公安内网平台上的“庄户图”系统上线。

“彼时只是个模糊的想法,系统只有我和方小芳两个用户,我们把社区楼栋系统信息浓缩为一张清晰的‘庄户图’,图上每一格代表一户,按照社区民警入户习惯,依据楼层信息依次排列,完整展示房屋类型和人员情况。”一本厚厚的登记簿册,瞬间变为一张薄薄的便携图纸,一栋楼一张表,入户登记只需要对着索引核对信息,有变动直接标记,数据同步到平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初露锋芒。他们还起了个顺口的名字——“入户索引”系统。

为将这个系统用熟摸透,陈霞将它和工作深度绑定、使用,从社区工作要素入手,梳理条目、进行迭代完善。她俩围绕陈旧信息自动提醒、数据智慧校准、合理性分析模块植入、按月生成分析展示等核心任务,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更为完备的“房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从建到用,以用促建,两人的创新组合越来越默契,“房屋管理系统”在后续的数据采集工作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小系统真能解决大问题!”两人难掩喜悦。

2024年,江北公安在“基础管控中心”建设中,对“房屋管理系统”再次升级,全系统接入运用,推动全局信息采集准确率提升至90%。今年,陈霞在全市社区民警岗位技能大比武中崭露头角,“房屋管理系统”再度焕新,最终以“社区民警助手”的形态走向全市,广获同行们的好评。

与网格员携手,她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实现“大社区”精细化治理,仅靠民警和辅警显然是力有不逮。陈霞注意到社区治理的另一支力量——网格员。

瞅准时机,在网格员新招聘入职的当口,陈霞找到社区书记,积极争取对网格员进行法制培训和社区工作交流的机会。

她悉心为每个网格员准备入职“大礼包”,辖区的社情民意、楼栋索引、注意事项以及普法宣传资料一应俱全。

网格员初入社区,对居民不熟悉,出现进不到门、说不上话的情况。陈霞就主动带他们走家串户,介绍情况、传授方法。

“霞姐,刚开始居民连门都不开,现在都喊我‘姐姐’。”网格员付宗琼对居民态度的转变开心不已。

一来二去,陈霞就与文聚苑社区里的网格员们同心同行。“有了这层亲密的战友关系,我们和网格员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霞将这套经验总结为“1+1”带教法,并坚持下来:即新网格员入职首月,她必陪同走访,将网格员介绍给她辖区居民,并手把手教授走访技巧。很快,网格员们就能独立更新网格内的房屋人口信息,将最新社情第一时间和陈霞分享。

“霞姐,3栋的梁爷爷今天入户提起你,说谢谢你上次帮他买药。”

“霞姐,5栋6号小王的妹妹从外地回来了,要长期居住在这里。”

……

陈霞通过“传帮带”,将警务工作与网格管理有机衔接,短短两年多时间,五名网格员通过专用APP自主维护数据已超5000条,警网协作释放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她还发动网格员们充分“进圈入群”,及时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苗头,针对性排查和调处矛盾纠纷。

如今,她的“警格+网格”社区治理实践,成为了江北公安基层治理“新样板”。

以真心换真情,她成为居民们的“霞姐”

“管好社区,关键在用心。”在陈霞看来,做好社区工作最重要的还是捧出一颗真心。

陈霞脑袋里装着一本特殊的“关怀手册”:小区2栋的张大爷是个空巢老人,儿子远居海南,他不愿投靠,人又固执,最爱找自己帮他拔手上的倒刺;小区5栋的颜嬢嬢80多岁,前些年跟着女儿赴澳生活,这边房子和退休人员生存认证事宜还要她协助办理;11栋的杨爷爷住在了养老院,时不时要给自己打电话,讲讲心里话;8栋的沈大爷头发长了,也要她领着去理发……东家有困难,西家有需要,群众身边的小事,陈霞记得真切。

“居民的具体需求可能不都是社区民警的主业,但事关群众信任。”在陈霞看来,这些小举动不过是举手之劳,用些工作之余的时间就可以做好。自己住得近,就当邻里互助。

然而,社区群众却把这些小举动看得很重。他们主动配合陈霞的工作,变成了陈霞的“眼睛”和“耳朵”,大事小情、风险苗头,总是第一时间告知她。

不仅对社区群众,她对物业的求助也是有求必应。今年5月,下班后的陈霞接到物业电话:永辉大楼大厅处有个女孩神色不对。她急忙撇下9岁的儿子,赶了过去。看着神情恍惚的女孩,陈霞一把拉住她冰冷的手,轻声劝慰。原来,女孩离家出走,家人焦急寻找了数日,陈霞于是及时联系确保女孩安全回家。“有事尽管找我,我不怕麻烦!”这是陈霞的口头禅——她如是说,更如是做。

在陈霞等人的打理下,“文聚苑”经验已经飞出巷陌。近日,市委宣传部公布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名单,陈霞获评政法系统“最美重庆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