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反诈进行时:一个电话背后的“赛跑”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张莎

2025-10-02 15:56

10月2日下午,市民们正享受着假期闲暇,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古渡社区办公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划破宁静——此时是下午2点。

“141”基层智治平台发出紧急预警:69岁的陈道惠老人登录了涉嫌“引诱购买保健物品”的诈骗网站。值班员快速记录信息,社区工作者胡俊蓉和张丽军抓起反诈宣传资料就往外走。

“必须抢在骗子前面!”胡俊蓉一边快步下楼一边说。十分钟后,也就是下午2点10分,她们已敲响了古渡春色小区陈道惠家的门。

开门的老太太一脸惊讶:“你们怎么知道我点了那个网站?”

原来,陈道惠上午收到一条“免费领取老年保健品”的短信,点进链接后填写了基本信息。“他们说今天国庆搞活动,原价3000多的保健品现在只要999元。”

“孃孃,那是骗子!”张丽军扶着老人坐下,打开反诈宣传册,“您看,这些都是诈骗案例,先用小优惠吸引人,后面就会让您不断掏钱。”

胡俊蓉接过话头:“他们是不是说这是‘国庆特惠’,‘限量供应’,催您快点决定?”“对对对,就是这么说的!”陈道惠恍然大悟。

两位社区工作者你一言我一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套路:如何识别虚假网站,如何辨别推销话术,遇到可疑情况该怎么办。陈道惠从最初的疑惑到频频点头:“要不是你们来得快,我可能真就上当了!”

为确保万无一失,社区已安排人手,后续定期回访老人。临走时,胡俊蓉细心地帮老人的手机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这个国庆假期,古渡社区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值班值守,除矛盾调解、安全巡查外,还要紧盯“141”基层智治平台预警反诈信息。胡俊蓉说,对他们来说,节日坚守不是口号,而是与诈骗分子赛跑的责任——快一分钟响应,就可能守住一个家庭的“钱袋子”;多一次上门宣传,就能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