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栖霞镇:“智”引“治”进 织密城市治理“精细网”
2025-09-16 15:58
“多亏了基层智治小程序,5天就解决了困扰大半年的化粪池难题!”近日,栖霞镇小丫口社区居民张大姐向回访的网格员连声道谢。这一民生“小事”的快速解决,是栖霞镇以“141”基层智治平台为抓手,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向“精细”、从“传统”向“智能”转型的生动注脚。
靶向整治:以“智”找痛点,让城市治理“瞄得准”
“过去是群众找上门、问题堆着办,现在是系统预警、我们主动盯。”栖霞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吴廙点开“重庆基层智治”小程序,屏幕上事件上报、分拨流转、处置办结的实时数据清晰跳动。
今年6月,楼栋长孔琼发现同安路136号化粪池堵塞,通过小程序“一键上报”后,系统自动定位、匹配网格力量,10分钟内便向网格员解书英派发了带有时限要求的处置单。
从垃圾堆积、路灯故障到邻里纠纷,栖霞镇237件民生诉求均通过“141”智治平台精准锁定痛点,真正实现“群众有所呼,治理有所应”。
“‘141’让数据跑在问题前面。”镇指挥中心主任刘兆剑说,借助“141”智治体系,栖霞镇将群众需求转化为精准任务,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昔日的“老大难”,如今成了“响应快、处置实”。
协同落子:以“智”聚合力,让城市治理“行得通”
“问题解决快是基础,群众愿意参与才是关键。”收到化粪池处置派单后,网格员解书英30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掌握一手情况后,解书英并未止步于简单上报,而是联合楼栋长孔琼召集12户受影响的居民开起院坝会。“自家的事自家商量”,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最终敲定“居民自筹+社区补贴”的资金方案,还明确了“党员带头盯施工、居民代表查质量”的分工计划,网格员与楼栋长全程盯守,既监督工程质量,又协调邻里矛盾。
“‘1小时内到现场’是硬要求,但是治理的温度还是体现在群众的参与里面。”刘兆剑说道。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栖霞镇打破“政府包揽”的困局,组织楼栋长、网格员、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组成“治理共同体”,并在今年开展院坝会46场,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停车位规划,28件曾停留在“纸上”的民生计划,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协商中落地。基层治理也从“干部干、群众看”,变成“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
制度固局:以“智”建长效,让城市治理“立得稳”
“解决一个问题,更要堵住一类漏洞。”镇治理指挥中心主任刘兆剑介绍,“141”体系深化民生服务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每一件诉求从受理到办结,都要经过“现场勘查、方案制定、落地执行、满意度测评”四步,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并且专门设置了“复盘优化”环节——问题处置结束后,指挥中心都会针对不同类型的民生问题梳理共性症结:针对化粪池堵塞问题,推动全镇老旧小区建立“季度排查+居民监督”制度;针对邻里纠纷问题,总结出“网格调解+法律兜底”工作办法。
今年以来,靠着“问题解决—复盘总结—机制优化”的闭环链条,栖霞镇同类民生问题重复发生率下降62%,群众满意率达98%,较去年提升9.2个百分点。如今,“141”体系已形成20类高频民生问题的标准化处置流程,为基层“小事快办、实事办好”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