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作风之变聚发展之力
2025-08-07 09:57
“最近报表填报量少多了,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2025年7月,重庆市荣昌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通过优化“一表通”,拆解高频报表381个,形成标准化业务表88个,切实为当地基层党员干部减负。
这样的新变化、新感受,正是今年重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的真实写照。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025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令出如山,闻令而动。
重庆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学、查、改、立、融”各项工作,久久为功促进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形象焕然一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学字打头 贯穿始终
▲2025年5月19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举办青年干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图/犹承银
2025年5月19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举办青年干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当天上午,市检察院一分院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别开展集中自学,重点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市委关于学习教育和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相关文件与辅导读物。下午,市检察院一分院召开全院青年干警集中学习研讨会议并观看警示教育片。
一天的学习紧凑而深刻,既补足了理论养分,更敲响了纪律警钟。
“青年干警是检察事业的未来,作风建设必须从青年抓起、从日常严起。”市检察院一分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传丽介绍,此次读书班是市检察院一分院加强青年干警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以后还要继续加强学习教育,以案为鉴,让青年干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定着作风建设的成效。开展好学习教育,“学”必须贯穿始终。重庆各级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与载体,确保学习教育无死角、不断线:
江北区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分布零散、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利用“重庆江北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每月发布新兴领域主题党日活动指南,组织党员学习规定内容。
大渡口区创新开放式组织生活制度,开设“专题导学”“以案促学”等专栏,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400余场次,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达1.65万余人次。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宣讲等方式,实现近7000名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
通过系统学习与深刻领会,重庆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显著增强,思想认识持续深化,行动自觉不断提升,务实清廉、担当作为的新风正气进一步充盈。
聚焦问题 逗真碰硬
“现在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复杂病例了。”最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出的“管理日”和“无会日”制度,让临床一线医生得以“轻装上阵”。
以往,繁杂的会议让医护人员一度陷入分身乏术的窘境。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医附二院深刻检视这一影响医疗服务质效的堵点,科学规划每周时间分工:周一、周三被定为“管理日”,行政部门全天工作时间投入管理,业务科室则用这两天下午的半天时间投入管理;周二、周四则被定为“无会日”,除了上级重要部署或重大应急情况,原则上不召开行政管理会议。
与此同时,为让制度真正落地生根,重医附二院还同步建立监督机制——党委办公室与院办公室联合督查制度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严肃通报、督促整改。
“‘无会日’把更多时间留给了临床、留给了患者!”一位外科医生说。
查问题的过程,就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问题找得准不准,关键看是否真正蹲下去听民声;措施实不实,最终看群众是否真满意。重庆循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路径,将发展“痛点”作为工作起点。
江津区聚焦解决车难停、路难走、休闲娱乐健身空间短缺等民生痛点,系统梳理形成45个小微空间治理项目清单,目前24个项目已竣工投用,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荣昌区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作为工作着力点,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荣昌支行签订“科创引领 智造未来”战略合作协议,今年4月以来,已为重庆威迪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川宏电子有限公司等1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投放贷款近8000万元。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督导组抽查检查+教育局逐一审核+纪检组专项监督”模式,集中力量整治学生膳食经费被占用问题,追缴侵占学生膳食经费77.8万余元。
……
从医院里的工作模式重塑,到社区街巷中的空间蝶变;从企业车间里的资金活水,到校园食堂里的经费守护,重庆始终以“靶向治疗”的精准度聚焦问题、以“一抓到底”的执行力逗真碰硬,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让“问题清单”持续转化为“幸福账单”。
强化作风 赋能发展
“安装管道要占用我的地,让我种不了菜咋办?”2025年6月27日一大早,武隆区平桥镇高屋村村民彭贵金火急火燎地走进镇政府“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向值班副镇长王诚程倒起苦水。
“别急,坐下慢慢说,我们帮你解决。”王诚程递上热茶,并在接访台账上做好记录。
这样的场景,在平桥镇已成常态——每周第一个赶集日,值班负责人都会来到民情接待室全天坐班,在与群众摆“龙门阵”的轻松氛围中,收集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平桥镇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的运行机制。该机制实行定点坐班接访与主动带案下访相结合,按照“现场接待、领导包件、跟踪落实”程序,真正将“群众盼的”转化为“干部干的”。
“飞线充电”曾是平桥镇平桥社区的一大顽疾,不仅影响社区美观,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借助“百姓话百顺”民情接待室,这个问题在一个月内被彻底解决——社区新建了4处电动摩托车充电点位供居民使用。
高效解决问题的背后,是重庆各级党员干部通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凝聚起干事创业精气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
黔江区积极回应新就业群体诉求,通过建设区级新就业群体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商圈“骑手一条街”、新建6个社区24小时暖“新”驿站等措施,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全天候、精细化暖“新”服务体系,累计精准服务外卖骑手、快递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1000余人次。
沙坪坝区以落地项目需求为导向,构建覆盖招商全链条、全周期的精细化服务体系,帮助落地企业开展“百万青年留渝来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0多场次,引进制造业人才近千人。
綦江区坚持区级领导带头改进作风,33名区级领导全员包保招商,实行每月提供一条有效招商信息、每月对接一次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招商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季度指导联系街镇开展一次协同招商服务“五个一”工作机制。今年4月以来,全区新签约优质项目20余个,正式合同额超90亿元。
……
如今,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赛道上,一个个民生难题加速破解,一个个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重庆将持续用好学习教育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固化为制度规范,以改进作风新成效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作者:许幼飞)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