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青春红岩|手机用上“镁”电池 重庆青年团队探索新材料储能新方向
2025-10-30 08:26
新材料技术被视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重庆作为全国六大老牌工业基地之一,在材料领域做了哪些努力?10月29日,“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明月湖实验室,见证重庆青年团队探索下新材料“镁”的奇思妙用。


▲“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实验室。 记者 何赛格 摄
绿色的储氢罐,看起来和500毫升左右的矿泉水瓶一般大小,可其中蕴含的氢气能量却不小,只需两瓶就能让一辆两轮电动车续航50公里。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市场潜力巨大。我们通过化学反应,将氢原子储存在镁基材料中;使用时又通过化学方式,将氢气释放出来。”“镁基固态储氢”展区主讲人、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团队研究人员孙世新告诉记者,与传统液化储氢相比,镁基固态储氢不仅更安全、环保,还能有效发挥我国镁资源储量大、产业链完整、技术自主的优势。
而在“镁离子电池”展区,镁离子电池团队熊方宇副教授手中一“片”银色的镁电池软包电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是我们开发的全球首款安时级别镁离子电池软包电芯,其容量可达1安时,远高于实验室纽扣电池。”熊方宇解释道,安时级别电芯是新型电池接近商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例如我们手机所用的电池容量就普遍为4安时左右。这也意味着我们再进行充分的优化调整就能让其接近实际应用需求,这是推动镁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镁电池软包电芯。 记者 何赛格 摄
不止是储能,在这里,镁合金一体化超大压铸件、材料大数据等一批标志性、原创性成果正逐步完善,先后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获得国际大奖。
依托青海盐湖丰富的镁资源和我国攀西地区丰富的钒资源,共同研发本质安全的水系钒基镁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形成水系钒基镁离子电池产品;与我国特大电池企业超威集团合作,孵化了重庆超威镁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汽车轻量化需求,从新型镁合金材料、制备加工工艺技术、产品设计到应用验证,与重庆长安汽车开展全链条合作,大力推动镁合金的大规模应用,取得显著轻量化效果等等,一批技术创新和成果,正在实验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稳步落地。
无论是国际赛场载誉而归,还是生产线上落地生金,明月湖实验室的青年科研者们都诠释着“青春红岩”的精神内核。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应用于产业升级中,用科技创新的火把,点燃了重庆这座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