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 · 大轰炸中挺立的山城脊梁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07 15:12

作为首批国家级抗战遗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穿越硝烟,见证着山城人民在炮火中挺立的脊梁。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战时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城市,进行了长达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1938年,原重庆防空司令部会同成渝铁路局设计修建了较场口大隧道,供市民躲避空袭。这条长约2公里的防空隧道1938年动工,1941年建成,最大容载人数是5000到6000人,但1941年6月5日这天,由于日军轰炸,大量老百姓来不及有效疏散撤离,被迫滞留在市中心。

重庆大轰炸 “六五” 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讲解员曾繁懿介绍,当时实际涌入了上万人,严重超载之后,出现了窒息踩踏事故,酿成震惊中外的“六五” 隧道惨案。

现如今,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里,墙壁上幸存者的深深抓痕如无声呐喊穿透岁月,件件保留下来的实物都是重庆人用血肉刻下的生存意志,是他们在隧道中捍卫生命尊严的宣言。

重庆大轰炸 “六五” 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讲解员曾繁懿说:“这里是在轰炸后的第二天,人们书写在断壁残垣上,凝炼着人们顽强的抗战决心和意志。哪怕面对日军残暴的空中大屠杀,重庆人民并未屈服。”

八十载过去,硝烟散尽。曾经的隧道遗址成了精神堡垒,“愈炸愈强” 精神早已深植进这座城市的骨骼,滋养着重庆从废墟崛起,在复兴路上奋进。

(记者 伏毅 汤海林 特约记者 雷强 向勇)

来源: 重庆广电-第1眼TV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李露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