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践行国家战略 筑梦科学新城——青年海归设计师乔木团队以“青山星城·绿水星链”策略诠释创新高地

2025-08-28 16:54

2022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发起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吸引全球60余家设计单位参与。重庆青年建筑设计师乔木团队凭借“青山星城·绿水星链”策略斩获优秀奖,其方案将纳入科学城建设参考。

问题一:您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设计竞赛的主创设计师之一,在畅谈具体方案之前,能否先简单的做一下自我介绍?

乔木:我是一名青年建筑设计师。在重庆八中度过了中学生涯,然后离开了重庆,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期间游历了欧洲和美洲各大城市。

毕业后,我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在重庆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短暂工作,然后创立了“一元木”—一个深耕本土建筑文化的设计工作室;图灵视觉工作室—一个专注于建筑学教育和学科交流的平台;墨派建筑(香港)—一个国际化视野的建筑设计公司。2022年,我成为我导师纽约C-A-P设计公司在上海办公室的合伙人之一,并共同参与了重庆礼嘉智慧公园的设计竞赛项目。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美丽的秋天↑

问题二: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设计竞赛的项目背景,以及您与这个项目结缘的契机是什么?

乔木:西部(重庆)科学城以 “科学之城、创新高地“ 为总体定位,将科学城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改革开放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中心是科学城最核心的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形成 “科技研发中心、科学交往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商业中心”。

科学城占地达1198平方公里,可容纳400万人口,规划5大片区。基地位于高新区直管园内,正是辐射整个科学城的城市级公共中心,引领重庆西拓发展。

同时作为重庆人和建筑设计师,能参与到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项目中,我倍感兴奋和荣幸。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城范围内的白市驿、中梁山、大学城等地,不仅富有历史渊源,也承载了很多我小时候的回忆。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区域位置及定位↑

问题三:能否请您透露一下本次竞赛的最终成果?另外,大家对您背后的团队也很感兴趣,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团队的核心成员?

乔木:该竞赛一共两轮评选,很荣幸我们的方案进入到第二轮,并最终被评选为优秀奖。虽然未获得第一,但所有方案都将纳入科学城未来发展规划的参考文档中,我们也倍感荣耀。特别是整个项目进程中,重庆市规资局、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规资局的各位领导带领踏勘和多次指导,他们对人文历史的重视、对自然本体的保护、对科学发展的要求,让我们团队印象深刻。作为重庆人,我对家乡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合作的团队都非常优秀。周俭院长是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他是全国知名的城市规划领域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另一个合作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此次与大师和优秀团队的交流合作,让我深受启迪,收获远超预期,成为我宝贵的财富。

▲鸟瞰主轴线效果图↑

▲总体鸟瞰效果图↑

问题四:您对项目基地现状是如何理解的哪些条件构成了你们设计的起点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了怎样的核心设计策略来应对这些现状并面向未来?

乔木:本次城市设计竞赛的研究范围约 56 平方公里,设计范围西至重庆绕城高速、北接科学公园、南临成渝高速,总面积约 19.7 平方公里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中心是科学城最核心的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形成 “科技研发中心、科学交往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商业中心”。

场地内资源本底丰富且极具特色,包括:

人文本底:场地及周边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6 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走马镇,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含谷镇寨山坪村,中国传统村落走马镇椒园村。

自然本底:场地生态本底呈现“两山东西相峙,一心城中山体贯穿,两干南北贯通,多丘多库散布”的山水格局。

建设本底:场地内现已建设项目有金凤实验室、高新区管委会、西部(重庆)科学城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高新 one 等。科学会堂今年也已建成投入使用。

周院长提出了“青山星城,绿水星链”的规划结构。基于山水生态本底,塑造双星十字的城市发展轴线,并沿着水系组织公共服务功能。我们方案的五大设计策略包含:山水共生、赋能创新、多元聚心、魅力营城和面向未来。聚焦科学家、创业者、大学生、新市民、本地人等人群。

问题五:您的团队在整个项目中承担什么设计内容,与你参与的其它类似项目竞赛有何不同?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点吗?

乔木:我们团队在整个项目中主要负责建筑设计和重点景观设计。设计内容与我以前参与过的其它竞赛项目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项目的定位高度,西部(重庆)科学城将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改革开放先行区。其次是项目规模较大,其并非单一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涵盖地标塔楼、产业办公、公共服务、TOD交通等等各种类型。

项目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是与国内顶尖优秀的团队合作,让我自己收获极大。二是项目设计核心区域是典型的重庆山地地形,山、水、丘相融合,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山丘鸟瞰效果图↑

▲科学街鸟瞰效果图↑

问题六:您之前提到过在世界各地求学和工作的经历,这些经验对您这次的设计成果有何帮助?

乔木:我觉得这些经历是非常有帮助的。优秀的设计,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时空坐标中,运用前瞻性思维,对当下社会生活方式所提出的系统性整合方案。而以前丰富的学习经历,就像是积攒的一个工具包,随时为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另外,我认为全球化视野,也已从一种加分项演变为建筑师的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不是要求我们追求一种统一的“国际式”风格,而是培养一种开放、包容、学习的心态和能力,最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更负责任、更富人文关怀且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

例如本次项目在对科学城发展趋势的研究中,我们对标了美国硅谷、荷兰鹿特丹、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城市设计案例,以此总结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的必要元素。

▲公园鸟瞰效果图↑

▲总体鸟瞰效果图↑

问题七:您对自己在这座城市未来的宏大图景中,希望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又有怎样的共同期待?

乔木:立足于过往在重庆的深厚积累,并辅以全球化的设计方法论,我期待在未来能:

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钻研新科技、新技术,如AI、智能化等。

成为连接全球智慧与重庆实践的桥梁: 我将持续追踪国际最前沿的建筑与城市设计思潮,并将其进行本土化转译,提出既具有国际水准又极具重庆特色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专注于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城市复合空间: 我对于将公共文化、教育、智慧科技与生态可持续性相结合的综合型项目充满热情,并渴望能在此领域持续深耕,为重庆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片式项目。

赋能团队与协作:我希望能在一个优秀的平台上,与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将这种基于深度研究与本地洞察的工作模式带入每一个项目,共同提升作品的设计水准与行业竞争力。

编辑张砾丹

免责声明:重庆日报客户端未标有“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