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暑期公益托管“两重天”:学龄段量质双升,学龄前托位难寻

西部重庆科学城2025-07-09 14:39

放暑假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但“谁来带娃”“怎么带好娃”都会让不少家长犯愁,尤其是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娃的暑假怎么过”更显棘手。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暑假到底过得怎么样?记者走访调查学龄前及小学阶段家庭的公益托管情况,发现重庆市学龄段(6-12岁)儿童公益托管成效显著;学龄前幼儿(3-6岁)公益托管仍存在供需矛盾。

学龄段公益托管服务实现“量、质齐升”

“以前一到暑假就犯愁,我和爱人都要上班,娃要么在家抱着平板看动画,要么只有去爷爷奶奶家‘放羊’。现在好了,每天送他都主动要求来社区托管营,娃开心我们放心特别好!”7月4日上午9点,在重庆高新区曾家镇五里社区微型少年宫门口,刚送完孩子的居民李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image.png

▲志愿者老师辅导孩子动手制作漆扇。雷键 摄

在五里社区微型少年宫的活动室里,孩子们手持竹柄小扇,将天然大漆层层晕染在扇面上。这样的场景,正是重庆今年大规模、成体系推广“暑假公益托管营”的一个缩影。五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敏介绍:“今年我们开设了八期托管,每期5天,每天9点到17点。孩子们在托管营除了辅导作业,还安排了非遗手工、科普实验、红色故事会等课程。家长报名特别积极,有点供不应求。”

重庆假期托管公益点自2020年陆续开放,5年来广受市民认可。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将“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公益托管服务12万人次以上”列为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此外,今年全市托管营新增非遗体验等课程,服务对象更是向新就业群体子女、留守儿童等倾斜。仅重庆高新区,像五里社区的托管点就有7个,今夏将先后开展25期/次,预计可服务875人/次。

DSC_1827.JPG
DSC_1786.JPG
DSC_1924.JPG

 学龄段公益托管营安排的各种课程。雷键 摄

家长邓女士的手机里存着托管营的课程表:“7月1日看电影,2日做皮影戏,3日学习救援知识,4号做漆扇子……”她坦言,“比我小时候暑假可丰富多了,以前最怕娃假期沉迷手机,现在每天回家都主动分享‘今天学了啥’,变化特别大。”

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寒假,全市7065个托管名额“秒光”;今年暑假全市开设1006个托管点位,7000余名志愿者将为超9万名6-12岁少年儿童编织起安全网。

“量”的扩张背后是“质”的跃升。据了解,今年重庆暑假公益托管班的课程,从约40门增加到接近70门,还融入非遗等地方文化。实现学龄段“托得住”到“管得好”的温暖跨越。 

学龄前幼儿托管仍是“半真空地带”

4岁童童的暑假却和托管营哥哥姐姐的大不一样。放假后的每个工作日,童童成为了爸爸妈妈的“上班搭子”。

image.png
DSC_1885.JPG
DSC_1761.JPG

 学龄段公益托管营安排的各种课程。雷键 摄

“我和她爸爸都是新重庆人,双方老人都在老家,今年暑假又都来不了。娃太小没法一个在家,请阿姨或者送机构托管又太贵了,没办法就只能带她上班。也想送公益托管,可是社区工作人员回复是‘暂时只接收6岁以上孩子’。”程女士言语间满是焦虑和无奈,类似的低幼家庭不在少数,仍在盛夏中为托管犯难。

依据《重庆市托幼一体化管理办法(试行)》,公办幼儿园未被强制要求提供暑期托管;政策导向更让基层执行陷入两难。于是,公办幼儿园暑期“闭门谢客”,仅有民办托育机构开门迎客。《2023年重庆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托育服务机构总数2239个,托位数10.56万个,全市千人口托位数3.28个。要知道,托位数越高表明托育资源越充足,家庭婴幼儿照护压力越小。显然,“3.28”难以满足暑期集中需求。于是,学龄前家庭的暑假就被困在了政策覆盖和市场供给结构断层的“真空地带”。

DSC_1898.JPG
image.png
image.png

 学龄段公益托管营安排的各种课程。雷键 摄

于是,学龄前幼儿托管“公立幼儿园不收、市场托育机构贵”的现状和“家有幼儿需托管”的实际需求形成显著矛盾,这一问题在双职工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关乎儿童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谐及国家民族未来,普惠托育不应有年龄门槛。当公益托管从 “解决有没有” 向 “提升好不好” 迈进,需以精细化治理回应多元需求。

学龄前幼儿照护短板更该成攻坚重点。在具体路径上,有观点认为需从政策层面发力,完善顶层设计,让托育机构在开展服务时有明确依据,同时解决责任主体问题,使相关工作得以有效推进。现在重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实现100%覆盖,将托管服务融入社区网格的思路也被提出,这一方式有望让“家门口的托育” 成为可能,提升服务的可及性。

好在,改变已在发生。2025年初,重庆已开展“托幼衔接”服务试点,面向3-6岁幼儿提供半日托管,通过绘本共读、感统训练等游戏化课程提供服务,家长参与率达到85%。这一试点为破解学龄前幼儿托管难题提供了新方向。

图片

记者短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微调查发现,重庆暑期公益托管服务,已解决“有没有”,正在向“好不好”转变,这是民生服务进步的生动体现。在学龄段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从课程丰富度到群体覆盖拓展度,都切实解决了众多家庭的燃眉之急。但学龄前幼儿托管政策不强制、市场供给少,仍让双职工家庭的焦虑难以化解。

编辑彭光瑞

免责声明:重庆日报客户端未标有“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