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育新苗 传统文化润童心 珊瑚实验小学以节日为载体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路径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6 10:25

稚子清音穿雨色,诗韵漫卷国旗红。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3月24日,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朗诵会”点亮春日校园。师生们在国旗下以诗为媒,通过诗歌诵读、情境吟唱等形式,将清明节的文化厚度与精神高度化作铿锵诗行,打造了一堂“听得见春雷、看得见热血”的思政公开课。

融合了吟诵的手势舞拉开当天早会的帷幕,五年级九班的同学们用清亮的嗓音演绎《上春山》,舞台背景水墨画卷随诗句徐徐舒展,欢快优雅的氛围萦绕现场。

“两千多年前,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将他抱树而死的日子定为寒食节,禁火三日。后来,人们把寒食节与扫墓习俗结合起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这个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我们与历史、与祖先、与英雄。”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二年级五班的李乐舟和同学们一起为以“传承清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讲述了清明节的来历,一起思考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珊瑚实验小学党委书记钟敏在活动现场为同学们亲切点评,“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对清明节的深刻理解,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舞台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我们珊瑚娃的行动当中。”钟敏表示,珊瑚实验小学通过“亲亲德育”,让德育从仪式走向生活,让每个传统节日都成为孩子拔节生长的精神养分,从细节培育有文化根基、红色血脉、仁爱之心的美德少年。

近年来,珊瑚实验小学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引导未成年人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广泛开展包括经典诵读、文艺展演在内的多样化传统文化活动,用“小切口”做好德育“大文章”。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内涵,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一步激发珊瑚娃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代代相传。

来源: 掌新南岸  
编辑: 彭光瑞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