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硬核”经验全国推广!两项治理妙招成行业范本
2025-05-16 11:45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南川区作为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试点城市,两项创新举措入选,获全国推广,为城市供水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南川经验”。
此次南川区入选的经验做法
聚焦漏损治理工程建设核心领域
▼
工作人员在地下管廊检查。资料图
在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升供水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方面,南川区以数据驱动为突破口,统筹开展市政供水管网与小区供水管网全量数据普查,深度归集矢量化数据,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管理。这一举措不仅筑牢管网数据底座,还有效提升供水设施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升级改造老旧管道64.1千米,城区爆管率同比大幅下降70%。
工作人员日常巡查二次供水设施。资料图
在提高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水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面,通过排查建档居民加压调蓄设施,南川区创新建立“政府+企业+居民”三方费用共担机制,推动设施改造并移交专业企业维护。
施工人员在花鸟市场安装二次供水设施。资料图
同时,精心搭建以“片区、支线、户表”为关键计量节点的三级分区计量“三维立体式”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安装智能水表5.3万余户、渗漏预警仪200台,实现自来水智能化调度,年节水400万立方米,漏损率从19.39%骤降至5.1%,年节水效益达1200万元,创造了城市供水高效治理的“南川速度”。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漏损水管。资料图

南川区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张延/文 罗建/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