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发布!2025年南川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5-02-11 13:09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13日在重庆市南川区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付嘉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是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区委“1343”总体思路,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高效能治理,渝东生态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围绕“稳进增效”,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经济发展回升向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零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4%。22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带动固投增长8.2%。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上级资金127.4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评审获得“好”等次,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获市政府批准,获批创建全市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保交楼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全区人民的“高铁梦”“高校梦”即将实现。
这一年,我们围绕“除险固安”,坚守底线、守牢防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稳守牢安全防线和发展底线。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1.42万个,有力应对连晴高温,有效防止森林山火,扎实推进地灾防治,统筹保障迎峰度夏。牢牢守住“三保”底线,7个“保交楼”项目、9148套房屋全部竣工交付。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信访件次、人次分别下降35.8%、35.9%。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刑事类警情、治安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53.4%、46.4%、20.2%。
这一年,我们围绕“改革突破”,系统重塑、勇于革新,经济动能有效激发。我们主动求变、积极应变,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企改革纵深推进,86户区属国企实现“减亏扭亏”,压减企业法人49户。园区管理体系优化重塑,主责主业更为聚焦。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126宗国有资产完成确权登记,盘活存量国有资产105.85亿元。数字重庆建设加力提速,数据归集治理持续深化,区级治理中心建成投用,镇街治理中心贯通集成,“露营服务一件事”在“渝快政”“渝快办”两端上线。重点改革有力有效,103项“三个一批”重点改革项目梯次推进,培育典型案例81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经验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农地入市”典型案例。
这一年,我们围绕“惠民强企”,用心解忧、用力纾困,社会预期持续提振。我们牢记为民初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老百姓关心的“工作岗位、入学学位、育幼托位、养老床位”等身边事得到有力改善。15件民生实事超计划完成年度投资。3165户农村集中居民点遗留办证问题实现应办尽办。城镇新增就业8978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人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分级诊疗获全市医改十大典型案例,区人民医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全面开工,道南小学扩建工程竣工投用,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8个百分点,隆化职中获评全市十佳职业教育学校。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7个,城投天元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运。成功创建市级双拥模范城。参加市七运会荣获10枚金牌。我们聚力助企纾困,着力打通涉企服务堵点卡点,创新推出“10+21条”惠企套餐,企呼我为“闭环办”、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等举措深受好评,新培育市场主体8923户,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1.62亿元,企业获得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这一年,我们围绕“量质并举”,强基固本、挖潜育新,产业体系更趋优化。工业基础更加牢固。3大主导产业、3大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中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中石化重庆页岩气、铝器时代、上药慧远等重点企业扩量增产。工业园区龙岩组团创成市级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南平组团创成市级绿色园区。超群工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循环科技、普利英等16家企业升规入统。文旅康养精彩出圈。“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入选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我区成功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山王坪片区开发提速起势,整体规划基本成型,水电路气讯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金佛山北坡上山公路竣工投用,新增特色露营地13个、民宿17家,成功举办文旅节会30余场次。全年接待游客4262.47万人次、增长10.6%,实现游客总花费267.88亿元、增长10.9%,销售康养物业20.3万平方米。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恢复补足耕地1.28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1万吨以上。建成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0亩、绿色精品稻米基地8万亩,新(改)建茶叶基地5000亩,新增茶叶加工生产线8条。南川蓝莓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花青素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玄参、黄连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发展“定制药园”5万亩。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入列全市“农产品出海”行动试点示范区县,“合作经营促发展、精耕细作创品牌”获评全国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这一年,我们围绕“品质提升”,精心塑造、精细管理,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城市形象持续改善。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3个,启动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销售商品房88.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燃气管道95公里、雨污管网30公里。建成快充站23座、超充站13座。新增城区停车位2995个,整治违法建筑1万平方米。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升级改造普通干线公路88公里,油榨房水库、水大丘水库开工建设,洪塘水库大坝填筑至坝顶高程。美丽重庆建设南川行动扎实推进,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赋能乡村振兴显成效”入列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全区无一人返贫致贫。
这一年,我们围绕“蓄势赋能”,扩大开放、聚力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通道能级不断提升。渝厦高铁南川北站主体完工,渝湘复线高速竣工通车,鸿路钢构2.5万吨钢结构件出口东盟,农产品出口RCEP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3.6亿元。大方向物流公司获评3A级物流企业,实现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招商引资有力有效。成功签约项目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引资302亿元,到位资金103亿元。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科技型企业154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8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8家,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高新区创建13项量化指标全部达到考评要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54.21%、创历史新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政治建设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政府系统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持续深化。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10件、政协委员提案229件,“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清廉建设持续深化。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支出3996万元。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退役军人工作实现新进步,新闻、广播、电视、外事、统计、修志、地震、消防、气象、涉台、老年、工会、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过去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奋进而上,在承压前行中攻坚克难,走过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奋斗的每一天都倍感充实,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珍惜。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合力推动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川发展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个别经济指标未达预期,这其中,既有社会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我区发展的现实困难和短板,主要是:对标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发展层次不高,战略支撑项目较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仍需提速,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短缺等瓶颈制约仍未有效解决。对标高品质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增加居民收入还要想更多办法,生态环境仍需持续改善。对标高效能治理,数字重庆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政府效能有待提高,基层智治还需加强;债务负担较重,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仍未缓解,国企改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不少,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仍要提升;部分干部缺乏创新思维,执行力还不够强,数字化能力不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三、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全区政府系统要以新担当、新作为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合格政府。
(一)强化政治引领,做到忠诚为政。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化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确保政府系统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扎实推进各级巡视、审计、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化落实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十项举措,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二)突出实干担当,做到高效勤政。树牢拼搏意识,强化效率观念,锤炼“扎实、踏实、务实”工作作风,对经过科学论证、已经决定的事情,说了算、抓紧干。对重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周安排、月调度,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更加注重调查研究、督查督办、闭环落实,善于用系统观念、改革思维、市场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三)规范权力运行,做到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水平。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保权力运行有法度、为民服务有温度。
(四)坚持正风肃纪,做到廉洁从政。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大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持续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把财政资金更多用于为民生增福祉、为发展增后劲。
各位代表!感恩奋进、惟有团结奋斗,实干笃行、方能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共同谱写全面建设渝东生态新城崭新篇章!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