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重庆|忠县:“水上公交”来了志愿者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19 20:26

清晨的长江重庆忠县段,“水上公交”渝忠客2180客轮鸣响汽笛,缓缓离开洋渡码头驶向县城。

像往常一样,船舱里坐着一群头发花白的菜农。他们面前半人高的背篓里,装满了刚刚采摘的茄子、辣椒和青菜。这艘在长江上运行了几十年的客轮,沿途停靠6个码头,主要“客源”是从洋渡和沿途两三个乡镇往返忠县县城的菜农。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艘被网友称为“背篓渡船”“长江爱心方舟”的客轮,暑假期间多了一些年轻的面孔。一群来自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和忠县血浆站志愿服务队的年轻人,这段时间全程跟随服务渝忠客2180客轮上的菜农。

在洋渡码头上船时,来自西南大学“禽鸣”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李玉潇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搬背篓,连忙上前招呼:“我来帮您背!”他双手抓住背篓的提手,使劲往上一提,差点摔倒在地上。

“怎么这么重?”李玉潇满脸通红。

“百把斤呢!小伙子,身体还要多锻炼哟!”老伯笑呵呵地打趣。

看到这一幕,同学们赶忙过来,七手八脚帮忙把背篓抬上船。“这船方便喽”“船票便宜些,最远的12块,近一点的只要5块”“背篓多重都不算钱”……一路上,大家和菜农聊菜价、谈乡村变化。同学们拿着笔,在本子上记得认真。

快9点的时候,渝忠客2180客轮抵达忠县码头。“你们直接去上面等,背篓不用管了。”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巴渝忠韵”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在码头石阶上排成“人力传送带”。一筐筐蔬菜瓜果在他们手中传递,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了。

集市的入口处,忠县血浆站的志愿者接力帮助菜农搬运。来自西南大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则帮着菜农在集市里吆喝。“刚从田里摘完了就上船,保证新鲜。”手拿两块钱一把的青菜,赵晓澄向顾客介绍着。等顾客付完钱走了,她才发现自己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好在终于卖出去了,真是每一分钱来得都不容易。”

还没到中午,菜市快结束了,同学们帮着菜农打扫卫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三农’,总觉得离我们很远。跟着这条船走几趟,不仅了解了农民的生活,更理解了渝忠客2180客轮存在的暖心意义。”李玉潇说。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