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桑坪镇:“小木耳”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14 07:04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云阳县桑坪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创新实施“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联动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黑木耳特色种植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在桑坪镇久丰农业食用菌基地,全自动化的黑木耳菌袋生产线高效运转。曾经外出务工的大树村村民黄陪秀,如今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回老家来木耳厂干活,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感觉很舒服。”黄陪秀的转变,正是该镇产业发展惠及农户的缩影。

据了解,该模式由云阳县久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保障与核心技术,桑坪镇桑坪社区以土地、设施等资源集体入股,当地农户则通过进入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入,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桑坪社区党支部书记毛凤玲介绍,社区通过入股企业,每年可获得2万元固定分红。“这笔钱70%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30%作为福利发放给居民。”

目前,该基地常年种植黑木耳达350万椴,年产优质干木耳超过200吨,年产值已突破3200万元。基地每个季度可为桑坪社区及周边村社提供300多个稳定的务工岗位,让众多农户实现了稳定增收。

一朵朵看似不起眼的黑木耳,不仅做大了桑坪镇的产业规模,更织就了一条联结企业与农户、助力共同富裕的坚实纽带。云阳县久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伟表示,未来公司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将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并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研发纳米富硒黑木耳等新产品,持续推动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来源: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吴志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