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巴阳镇:枇杷产业“铺”就致富路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09 18:12

近日,走进云阳县巴阳镇,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间,金灿灿的果实如小灯笼般压弯枝头,在晨露中泛着晶莹光泽。

“这批果要挑去电商服务中心直播带货,北上广的订单早就等着呢!”村民熊德清说,巴阳镇正在举办第十八届枇杷节,不少周边区县的游客慕名而来。

这颗曾经“烂在枝头无人问”的山间果,如今已蜕变为年产值超2.64亿元、带动1.4万名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从“弃儿”到“宠儿”:电商激活产业基因

“现在我家枇杷根本不愁卖,5斤装的礼盒在直播间能卖到158元!”官塘村村干部熊小红一边分拣金黄饱满的枇杷,一边算起了增收账。借助微信朋友圈和电商平台,她不仅10天售罄自家8000斤枇杷,还帮邻居代销5000斤。这种“果农变主播”的转型,正是巴阳枇杷产业逆袭的缩影。

曾经,受限于交通闭塞和销售渠道单一,巴阳枇杷的单价长期徘徊在2元-3元/斤,甚至烂在树上无人问津。2020年,巴阳镇党委政府敏锐捕捉到电商机遇,通过“干部包户+电商培训+物流进村”的组合拳,推动近7000名果农触网。电商能手陈利松带动阳坪村电商服务中心日均发货超千件,顺丰、邮政等物流企业在田间地头设立揽收点,实现“当天采摘、次日达全国”。

这一变革彻底改写了巴阳枇杷产业的命运。2023年,巴阳枇杷线上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单价最高达16元/斤,果农人均增收超6000元。电商不仅打通了销售链路,更催生了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升级。

从“节庆”到“经济”:文旅融合拓宽价值空间

“我们的枇杷宴已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一桌12道枇杷菜品供不应求!”巴阳村农家乐老板魏光付忙得不亦乐乎。

依托连续举办17届的枇杷节,巴阳镇将单一的采摘体验升级为“枇杷采摘+江畔露营”“田园村歌大赛”等特色活动,2024年累计吸引超25万人次游客,带动餐饮、民宿等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

巴阳镇深挖枇杷全株价值,推动产业向深加工领域延伸。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开发出枇杷蜜、枇杷膏、枇杷酒、枇杷花茶等10余种特色产品,形成“鲜果销售+精深加工”双轮驱动模式。其中,“巴阳古法枇杷膏”凭借百年传承工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果枇杷酒”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创新大赛金奖,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市场。文创企业还将枇杷元素融入木雕、刺绣等非遗技艺,推出枇杷主题文创礼盒,实现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枇杷产业的经济效益与文化附加值。

从“输血”到“造血”:政策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在阳坪村电商服务中心,脱贫户毛开东正通过直播推介自家枇杷。作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受益者,他不仅每年获得土地流转分红,还能通过务工和销售提成实现年收入超5万元。这种利益联结机制,正是巴阳镇产业振兴的核心密码。

近年来,巴阳镇以“强镇带村”试点为契机,创新“保底分红+效益分成”模式:流转土地的农户每年获得固定租金,村集体可享受企业收益的10%分红,果农通过订单农业和务工实现增收。

如今,巴阳镇已建成标准化枇杷园1.1万亩,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带动6000余名村民就业。巴阳枇杷不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更成为云阳建设山地农业优品区的示范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2.64亿元,户均增收2.93万元。

在阳坪村电商服务中心,毛开东正对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一下,这是我们刚采摘的‘大五星’枇杷,单果重超50克,果肉甜而不腻……”他身后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订单数据:当日已成交327单,销售额2.1万元。

当暮色浸染巴阳峡,漫山遍野的枇杷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这颗小小的果实,承载着1.4万果农的致富梦想,更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在“五指印江”和美乡村示范区的蓝图上,巴阳枇杷正从“脱贫果”蝶变为“振兴果”,在云端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们正以枇杷为媒,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路径。”巴阳镇镇长古箫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枇杷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开发枇杷膏、枇杷酒等20余种衍生产品,同时依托“中国复眼”等科创资源,打造“科普研学+田园旅居”新业态,让小小枇杷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丁露)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