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女学霸用3D打印制造健康监测“柔性贴片”
2025-06-27 15:15
如果有这么一张贴纸,贴在身体某个位置,就能迅速通过手机屏幕查看该部位的健康信息,你会为此买单吗?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张卓君就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实验,把梦想照进现实。
一场事故让她立志制作“健康贴片”
经常在校园身穿白大褂,频繁进出实验室的张卓君,看起来并不像一名大二学生,很多次在路上被同校的学生尊称一声“老师好”,让她时常略显尴尬。但她不顾旁人的眼光,整日泡在实验室里,只为让自己的研究早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张卓君(左)与团队成员进行3D打印实验
“我们通过研发液态金属,再经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可读取数据的柔软贴片。”张卓君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时,其表现出来的专业程度似乎超越了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成熟。原来从高中开始,张卓君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与液态金属相关资料,自学研究3D打印技术,科技类杂志买了一本又一本。“我可能跟其他女生不一样,就是对前沿科技非常着迷。”张卓君说,当她考入大学后,终于可以在实验室里“大展拳脚”了。
这名重庆文理学院当之无愧的理工女为何对实验如此着迷,故事还要从她初中的一场事故说起。张卓君向记者诉说,初中时她因为一场意外,心脏及周边受到了损伤,需要定期到医院体检。为了不耽搁学业,医生建议她佩戴24小时心率监测贴片,在当时一块心率贴片的价格就要好几万,昂贵的价格不说,且戴在身上再配备电池组,让日常生活极为不便,可这一戴就是两年。随着身体的康复,冰冷的心率贴片也在张卓君的内心留下了阴影,从那时起,她便有了制造柔软贴片的想法。
▲重庆文理学院“柔印无界”项目实验团队
从苹果手表健康功能获得启发
“高中时,就有同学佩戴苹果手表,里面有个功能可以监测心率、心跳。”张卓君说,虽然苹果手表具备有健康监测功能,但对比专业医疗器械其精准程度还是相差甚远,但苹果手表里的用于监测所使用到的“液态金属”让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通过自学张卓君了解到,其实“液态金属”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如折叠屏手机、电影仿生捕捉都会有液态金属的身影。“如果使用液态金属制作心率贴片,或许冰冷的贴片就不再‘冰冷’了。”这便是高中时期的张卓君为自己的创意埋下的种子。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梁书婷副教授在张卓君进入学校之前,就已对液态金属和3D打印潜心研究多年,这场师徒的第一次交流就一拍即合,将研究方向定位在大数据健康监测。志趣相投的碰撞总是会收到奇效,在很短的时间里,导师梁书婷带着爱徒张卓君及团队,研发出“镓+铟”的新型3D油墨,其超高的导电性让呈现出来的液态金属具有更高、更精准的数据读取,实验团队先后从植物实验,到人体足底、手掌实验均获得了巨大突破。
“3D打印技术成型很快,几分钟就可以定制出一只鞋垫,穿戴后通过蓝牙传输数据,在手机上就可以观测足部健康信息了。”梁书婷副教授说,液态金属+3D打印技术在未来医疗设备的应用是必然的,它不仅可以高效解决监测数据,还能让穿戴者更加舒适和便捷。
▲梁书婷副教授、张卓君“柔印无界”项目亮相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目前,张卓君及其团队正在梁书婷副教授的带领下,已与重庆多家三甲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其针对脑电波监测,研究柔性可穿戴脑电贴片技术做技术突破,一旦实验成功,将会彻底颠覆传统健康监测对人体的改变。今年初,梁书婷副教授为实验团队取名“柔印无界”,她也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够投身应用到全世界。
(赵翰宇)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