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司法所巧解企业债务纠纷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4 12:47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板桥司法所运用调解同步司法确认模式,成功化解一起长达五年的建设工程款纠纷。

据悉,永川某房地产公司与重庆某公司因600多万元工程欠款长期僵持不下,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更涉及数十名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

面对复杂局面,板桥司法所所长张庭政牵头组建政律协同专班,联合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团队首创“资产盘活+司法赋能”解纷模式。通过住建部门数据支持,精准锁定房地产公司40个未抵押车位作为突破口,制定“车位抵偿、以资抵债”方案。在永川区法院的配合下,创新采用“调解协议同步司法确认”机制,仅用两周完成司法程序,较常规诉讼提速80%,为纠纷双方节省数万元诉讼及法律费用。住建部门同步开通绿色通道,实时核验车位权属信息,确保资产交割“零瑕疵”。目前所有车位已完成备案,预计3月30日前全部过户完毕。

该案例是永川区司法行政部门服务民营经济的缩影。今年以来,永川区司法局通过“驻企调解室”“产业链调解团”等机制多次成功化解涉企纠纷。其创新打造的“政律联动调解工作法”已在全区推广,形成“数据共享+司法赋能+部门协同”的闭环服务体系。

纠纷化解后,富田建筑公司通过市场平台盘活资产,本地房企得以轻装投入新项目,更保障了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

永川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该案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商事领域的创新实践。相关探索为基层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也展现了基层政法干部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

(肖英杰)

编辑: 彭光瑞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