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永川城墙文化馆:触摸永川千年历史记忆
2025-03-24 09:43
永川,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以“亿年恐龙、万年石松、千年古镇、百年茶竹”闻名遐迩。位于永川区中山路街道昌州路社区北山文化公园的永川城墙文化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成为探寻永川古城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走进永川城墙文化馆,沿着清晰可见的城墙文化脉络,仿佛穿越时空,似乎触摸到永川自大唐776年置县以来1200余年的厚重历史,踏入了永川历史的长河。该文化馆坐落于根据清乾隆《永川县志》等史料记载选址重修的古城门“龙光门”内,门楣上“龙光门”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张继亲笔书写,雄浑有力,为文化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城墙文化馆与“龙光门”相得益彰,外部城墙上镌刻的《永川城墙赋》更是让人对永川的历史肃然起敬。这篇赋文由全国知名赋作家、来苏中学原校长赵厚庆创作,从城市建设、城墙变迁、名人轶事到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生动诠释了永川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永川城墙文化馆内部长约70米,高约3.5米至4.3米,以“六十八米甬道、品味千年记忆”为主题,巧妙划分为七段空间,将狭窄的空间打造成一座现实与城墙历史交互的独特文化馆。
第一段空间展示了中国城墙史及夯筑夯土城墙的历史进程。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清代,夯土城墙的繁荣景象历历在目。展板上的图片和技艺展示,让观众了解了夯土城墙的修筑技艺。
第二段重点展示了石砌城墙的历史进程,从龙山时期晚期到明清时期砖石并用,石砌技艺多变。展板上的图片和实物展示,让观众对石砌城墙的建筑风貌和技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段展示了砖城墙的历史进程,从东汉时期到江苏镇江铁瓮城遗址,砖城墙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第四段瓮城区域是永川与周边城市历史联系的生动展示区。这里展示了永川周边区县古城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地图,以及1940年8月17日永川遭受日军轰炸的残缺城墙及历史照片,让参观者深刻体会到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第五段展示了永川城区的发展进程,一张张历史生活场景照片和展示,直观呈现了永川的日新月异。
第六段以永川行政区划地图为蓝本,通过118张80年代的老照片和数字屏幕展示,唤起了永川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浓浓乡愁。
最后一段以清光绪二十年《永川县志》为蓝本打造的清代古城沙盘,将城墙文化馆的展示推向高潮。沙盘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古城风貌,让市民对永川的记忆和乡愁更加深刻。
永川城墙文化馆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以城墙为载体,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展现了永川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变迁。无论是当地居民寻找乡愁的慰藉,还是游客探寻永川古城的奥秘,这里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胜地。随着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加,永川城墙文化馆将在传承和弘扬永川历史文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肖必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