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成功举行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保护与数字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29 12:47

8月26日,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保护与数字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重庆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举行。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大足区委、大足区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相关代表,以及来自国内10余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参与,共同见证大足石刻保护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的诞生。

揭牌仪式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基础研究处处长王璞宣读了关于2025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认定文件,并和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实验室主任蒋思维一起为实验室揭牌,这标志着由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共同申报创建的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保护与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成为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科研平台。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加强了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实验室平台,开展了大足石刻危岩体加固、水害治理、本体修复、数字化保护利用等一系列保护及科研工作,先后实施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宝顶山大佛湾柳本尊至观经变段崖壁岩体抢救性保护前期勘察研究、大足石刻宝顶山三维测绘与数字化工程等2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遏制了大足石刻的病害,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科技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蒋思维表示,重点实验室将以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石窟病害标识与评价标准、关键性修复材料与工艺研发、裂隙水害防治技术与应用、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方向并展开深入研究,同时,围绕“立足川渝、面向西南、辐射东南亚”功能定位,推动解决潮湿环境砂岩质石窟寺典型复杂病害以及保护修复关键共性科学和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未来,重点实验室将依托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三家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不断深化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新的病害治理技术、材料与工艺,突破潮湿环境下石窟保护瓶颈,推动石窟寺科技保护、系统性保护。同时,将持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加强文化旅游发展、科学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数字展示应用等研究与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文/杨谦 图/瞿波)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