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创新举办心理疗愈夏令营 为困境儿童构筑“青”心成长空间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13 11:50

近日,大足区青少年宫内,10名参与“‘青’心陪伴”心理疗愈夏令营的孩子手持色彩斑斓的“情绪地图”,与志愿者依依惜别。这场由共青团大足区委联合专业心理机构“渝心安小屋”打造的沉浸式心理干预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了心灵港湾,更成为探索青少年心理疏导机制改革的创新样本。

政策引领,精准回应心理需求

大足区将健全青少年心理疏导机制纳入2025年重点改革项目,针对9-12岁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的自我认同薄弱、社交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大足石刻精神文化内涵,创新设计“认知重建+艺术疗愈+安全赋能”三维干预模式。团大足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聚焦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群体情感陪伴缺失这一痛点,推动心理疏导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引入社会力量构建长效支持网络,此次‘青’心陪伴心理疗愈夏令营正是我们的一次有益尝试。”

设置多元课程构建疗愈体系

共青团大足区委邀请了10名来自困境家庭的孩子参与到此次公益心理疗愈项目,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融合情绪解码工坊、艺术疗愈矩阵、安全防护课堂、身心调适时光四大特色模块,打造深度体验式学习。在情绪解码工坊中,心理咨询师运用“房树人”绘画测验、情绪图谱绘制等方式,引导儿童精准识别情绪。一名曾沉默寡言的男孩小宇(化名)在结营时分享:“现在我会画朵乌云表达生气,而不是闷在心里。”

在艺术疗愈矩阵课程中,围棋对弈、叶脉雕刻、创意剪纸等技艺与绘画、乒乓球结合,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专注力与协调能力。曾抗拒集体活动的女孩小雨(化名)在乒乓球双打中主动与同伴击掌鼓励,展现社交突破。

在安全防护课堂上,大足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教授“防欺凌、防性侵、防溺水”技能,进一步筑牢安全屏障。

每日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享有美好的身心调适时光,睡前电影、音乐会与睡眠知识分享等轻松愉悦的项目为孩子们第二日的活力充满电。

著,从数据到心灵的蜕变

经过专业评估,参与者情绪认知准确率提升65%,团队协作意愿增幅达82%。这一成效背后,离不开科学设计的深度干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志愿服务+专业支撑”的工作范式,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据了解,共青团大足区委牵头组建了100余人的跨领域导师团,涵盖心理咨询师专业疏导、司法工作者权益保护知识、艺术疗愈力量,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心灵滋养。

除此之外,还有场地风险排查、全员应急培训、全程医疗保障三重机制;“一人一档”个性化成长档案,结营后至少3个月的心理随访支持,确保干预效果持续深化,避免“结营即断联”。

共青团大足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普惠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着力构建“‘青’心陪伴营集中干预+常态化跟进服务”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让更多孩子能在关爱与专业支持下,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灵成长环境。

(宾振宇)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