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交出幸福“民心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02 15:25

从分散登记到全国统一登记,从纸质证书到“掌上办”,从以城镇房地产权属登记为主到涵盖农村宅基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25年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和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的十周年,也是大足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时间,大足区从改革破冰到服务蝶变,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制度筑基、数字赋能、惠民增效三重突破,交出流程减负、产权赋能、民生加温的十年答卷。

协同破局

不动产“登记难”变民生“幸福签”

“盼了十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去年9月,大足区金龙苑小区业主杨女士拿到了迟到10余年的不动产权证书,这本证书曾让她一家三代陷入房屋无法交易、孙辈入学受阻的困境。在大足区,类似难题曾困扰着5461户居民。

为破解历史顽疾,大足区建立攻坚专班,通过党员干部基层走访、群众信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查自纠等多种渠道,对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房屋“登记难”问题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应纳尽纳,全面摸清问题底数,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证缴分离”原则,迅速展开专项行动。工作人员翻查旧档案,梳理关键凭证。通过“联合审签”模式,将审批环节压缩成“一站式”办理。

据统计,近两年来,累计解决20余个“登记难”项目,发放6902本产权证,63.44万平方米房产重获“身份”。随着“红本本”落地,困扰群众多年的落户入学、抵押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二手房交易量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步升级。曾经频发信访的社区,如今挂起了“千户业主喜提产权证”的横幅。

流程再造

“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

2021年10月,在大足高新区,重庆展悦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先生拿到《交地确认书》的同时,还领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是大足区首个“交地即交证”案例。

“过去拿地后要半个月才能办证,现在零时差办证,项目开工至少提前1个月!”胡先生感慨道,这一改革直接推动企业新厂房提前45天投产,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交地即交证”是大足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改革举措,其效率变革背后,是大足区刀刃向内的流程再造。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土地供应前端,通过“预编不动产单元号”等创新,使地籍调查与土地出让同步推进。企业签订合同后,部门主动作为,以提前介入等方式,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

如今,在工业用地交付现场,企业不仅能即刻获得土地,更能同步拿到产权证书,真正实现“签约即开工”。“省去的中间环节由自然资源部门协调各方并联办理,这不是简单的流程删减,而是政务服务逻辑的重构。”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大足区还不断积极探索新模式。2025年3月,大足区“同城·泰吉悦府”楼盘举行“交房即交证”活动,2025年第一批31户业主在接房的同时也拿到了房屋所有权的“红本本”,实现了“交房即交证”。

“交房即交证”是大足区将初始登记同时延伸到了预告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环节,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保障,优化办事流程,将以前初始登记后的单项申请优化为同步并行办理,通过前置预审、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实现竣工验收、税费缴纳、登记发证等环节无缝衔接,降低了群众的时间成本,增加了购房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便民提速

登记“快节奏”服务“新温度”

“以前二手房过户要来回跑几天,现在半小时就办妥了!”近日,在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市民徐女士感慨道。当天,工作人员通过“一窗办理、即办即取”“税费同缴”“水电气联动过户”等服务方式,为市民徐女士一次性办理二手房过户。

这些曾经需辗转税务、登记、缴费多个窗口的“马拉松”业务,如今已成为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据悉,大足区为让群众少跑腿,将跨部门环节整合至1个“综合窗口”,并用电子签批屏替代纸质文件,企业申报材料从13份减至4份,个人材料精简至2份。同时,“税费同缴”系统让群众扫码一次即能完成支付,缴费环节提速80%。

在乡村,为高效推进农房办证,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各区域基层所设立农房调查登记窗口,村民在家门口就可申请办证,在“三级联审”模式下,将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办证流程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针对农房“登记难”问题,开展专项攻坚活动,建立“问题农房台账-处置方案-确权发证”全链条机制,目前已完成1356户“登记难”农房确权办证。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房登记免收费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房登记的认识。

未来,大足区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建设幸福大足贡献力量。

(记者 余佳)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成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