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模式激活土地潜能 大足区龙石镇奏响春耕生态曲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31 12:25

春水初涨,田畴染绿。3月26日,大足区龙石镇2025年春耕生产现场会在万福村“稻 +”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举行。全镇相关负责人、种粮大户及农业合作社代表齐聚一堂,深入田间,共同观摩“稻 +”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共探稳粮增收新路径,绘就“一田多收”生态画卷。

上午9时,晨雾尚未散尽,田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有的挥锄翻地,有的弯腰播种,有的铺设地膜,还有的农户在水田里收小龙虾,吆喝声此起彼伏。镇上的农技专家现场为大家演示“水稻垄作 + 鱼沟开挖”技术要领:“每亩稻田开挖15%面积的环形沟,既保证鱼类活动空间,又不影响水稻生长。采用该技术,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和渔业收入。”

“要让‘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成为现实!”龙石镇党委副书记范才秀在现场推进会上宣布,2025年全镇7个村将实施约2.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新建2 - 3个“稻 +”示范基地,打造具有龙石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配套政策也将同步落地,对连片发展的种养户,将按照每亩一定金额的标准给予生态补贴。

据悉,近年来龙石镇积极探索“以稻带渔、以渔促稻”模式,已发展“稻 +”产业8000亩,其中大户25户,散户1000余户,亩产粮食达1230斤,年产值达4500万元,是全镇实现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余佳 欧柚希)

来源: 掌上大足  
编辑: 吴志杰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