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绘就“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幸福新图景
2025-10-27 14:24
清晨的阳光洒在曾家岩临崖步道上,渝中区居民张奶奶与邻居一同漫步,脚下的步道平整宽阔,绿树掩映、景致宜人。
“以前这条路又窄又陡,现在修好了,我们每天都来走走,空气好,心情也好。”她笑着说。据悉,全长约1.8公里的临崖步道在充分尊重地形的基础上连通断头道路、修复旧步道、增设穿林栈道和观景平台,形成“1个大环线+3个小环线”慢行体系,让居民出行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日前,根据重庆市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的通知,渝中区共有3个点位上榜首批达到建设标准名单(全市共23个),其中就包括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片区。
据悉,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片区,既是党政机关集中的“政务中心”,又是红岩遗迹密布的“文化高地”,还汇聚人民小学、求精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被誉为“教育宝地”。近年来,曾家岩片区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重庆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
为推动建设“家门口”的高品质生活圈,上清寺街道立足制度友好、空间友好、参与友好要求,依托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三师智囊团”,深入开展社区体检,摸清家底、梳理问题,高品质打造曾家岩片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在街道统筹指导下,曾家岩片区结合居民需求,持续完善社区配套。新建社区医疗护理站、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和社区食堂;利用德精小学临街闲置用房打造全市首个“儿童友好馆”,建设“米宝宝街角”,开展一批儿童友好活动;建设CCB建融家园,为青年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平台和交流空间。
在改善居住环境上,开展社区“微更新”,完成10余万平方米、20余栋居民楼改造。开通小巷公交,建成1.5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和休憩阳台,建设临崖步道,拓展居民家门口的绿色空间。
教育文化服务成为片区的又一亮点。曾家岩社区“清禾童梦”四点半课堂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一站式”公益托管服务,课程涵盖红色教育、非遗手工、科学实验等;目前,上清寺街道建有家长学校2个、老年大学教学点3个,丰富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寒暑假托管服务则让孩子们度过安全而充实的假期。
上清寺街道同时推动智慧化与共治共建。建设社区智慧中心,完善消防、高空抛物、门禁等“8+X”智能系统,探索“15分钟公共服务圈”微信小程序,整合200余处公共资源信息,让居民掌上可查、就近可享。通过党建联建、青年智囊团、机关党员下沉服务等方式,推动多方参与社区治理;建立社区慈善基金,一年内撬动社会资源137万元;创建社区自治物业服务中心,兜底管理老旧居民楼11.3万平方米,满意度超95%。
如今,曾家岩片区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正愈发贴近居民日常,从看得见的设施到感受得到的服务,处处透出温度与烟火气。便利、安心、充满人情味的幸福生活圈,正悄然在渝中居民家门口铺展开来。
(杨晨)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