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携手筑防线 专注保障传匠心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13 12:09

还记得那是2024年4月的某个深夜,金燕大厦25楼机房的暖黄灯光下,一个蹲在机柜旁的身影格外专注。她握着莲花线的手稳如磐石,头也不抬却字字清晰:“先别急着调设备,把这张线路图看透。每根线的走向、每个接口的作用,都是会议零故障的底子。”这是我刚定岗到会议保障专业时,第一次见到师父周之楠的场景。彼时,我未曾想到,这个蹲在机柜前的背影,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在实战中读懂“传帮带”

2025年1月,市国网重庆信通公司重要活动保障任务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成人礼”。师父牵头负责西彭会场和两路口会场的通信保障,会前一周,她带着我逐点查线路、逐台试设备。某个傍晚,分会场麦克风突然失声,我急得手心冒汗,师父却递来一瓶水:“别急,故障像藏起来的线头,得顺着症状捋。”她引导我检查卡侬头、调音台通道,最终发现是增益设置过低。那天收工时,她拍了拍我的肩:“底气不是侥幸,是把隐患堵在会前的坚守。”

活动期间,我们交出了“全畅通、零故障”的答卷。但更让我难忘的,是师父始终站在我身后半步的身影——她从不替我解决问题,却总在关键时刻点破迷津。

从“跟着做”到“自己悟”

“跟着看不如跟着练,跟着练不如自己悟。”师父的教学方法看似“放手”,实则暗藏匠心。我接错线时,她只轻轻指一指;我查不出故障时,她只给一句提示。有一次,我因紧张漏检了备用电源,师父没有批评,而是带我复盘整个流程:“保障不是完成任务,是让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从“跟着做”变成“自己来”。如今,我已能独立完成中小型会议保障,但师父的教诲始终刻在心里:“传承不是复制经验,是让你少走弯路,做得比我更好。”

让匠心生生不息

如今,我的笔记本第一页仍记着师父的话,墨色虽淡,却刻骨铭心。每次调试设备前,我都会下意识“紧一紧”接口;每次遇到故障,都会想起她说的“顺着线头捋”。我渐渐明白,师父传给我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态度——对细节的偏执,对责任的敬畏。

“我要把这份认真和坚守传下去。”这是我对师父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因为我知道,会议保障的防线,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坚守,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匠心与责任,筑起的铜墙铁壁。

(胡娇 魏鑫)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冯超   审核: 李苒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