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打出政务服务“组合拳” 惠民强企促发展
2025-01-10 14:22
2024年,渝中区政务服务秉持“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全力出击,打出了一套精彩纷呈的创新举措“组合拳”,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效能提升,政务服务“加速跑”。在全市政务服务数字化浪潮中,渝中区勇当先锋,率先建设的“渝快办”平台区县频道,接入“网约房管理一件事”等多个区级应用,让1292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迅速上线运行,真正实现“不见面”交申请、“零跑动”领结果,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100%。对于重大项目,推行前期“提前介入”机制,政务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帮扶指导。针对民生发展类、公益基础类等重点项目则实行“特事特办”。截至2024年底,全区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提升至99.46%,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缩63.6%,平均跑动次数减少到0.26次。
跨省协作,异地办事“更省心”。为打破地域限制,渝中区积极与川桂鄂鲁四省九市携手,联合推行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异地代收代办”服务模式,如同搭建起异地办事的“高速桥梁”。如今,140项事项已实现“跨省通办”,355项事项达成“川渝通办”,涵盖企业注册、社保医保办理等诸多领域。不仅如此,渝中区还与上海黄浦区等地开通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实现“一键呼应”远程帮办,让企业与群众异地办事如在本地般便捷。
服务升级,便民利企“零距离”。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渝中区全面承接市级统筹“一件事”套餐80项,为个人与企业办事按下“快进键”。推动迭代升级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2.0版本等集成服务落地落细;在全市率先开展生育津贴“即申即享”试点;通过“帮办代办服务点”等一揽子措施,建成集群注册园区26个、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点”46个;积极探索“10分钟就业服务圈”等。不仅如此,政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更是“不打烊”服务的主阵地,已经陪伴办事群众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里集成了税务、公安、医保、公积金等部门高频业务“随时办”,群众满意度100%。同时,为不断提升窗口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渝中区政务服务中心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擦亮“红岩窗口 政务先锋”党建品牌,打造学习提升“链”、提质增效“链”、特色服务“链”,书写“高效办成一件事”利企便民新答卷。
创新领航,激发市场“新活力”。渝中区精心打造的“渝中・易企办”“渝中・安心营”“渝中・无忧创”三大营商环境品牌熠熠生辉。“证照联办”模式使营业执照与市场监管领域9个涉企许可事项高效联办,惠及3126户经营主体;试点个体工商户“名特优新”分类培育,推动170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此外,大力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全区国企改革圆满收官,完成率达100%,为市场主体发展清障开路。
接下来,渝中区将继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扩容升级项目建设,系统性重构“一站式”服务体系,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宜商渝中”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谢静)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