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构建精准服务体系 筑牢家庭养育守护线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25 15:21

秀山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当地家庭在日常养育中常面临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监护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此,依托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国家级试点项目,秀山县牵头创办“边城护苗”品牌行动,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家庭撑起成长保护伞。

双轨并行,构建精准服务体系

创新“团辅筛查+个案干预”双轨模式,通过主题化团体辅导,围绕家庭沟通、安全防护等内容开展培训,提升家长整体监护能力。同时,通过专业量表同步完成家庭风险初筛,精准识别出教育方法欠缺、情感陪伴不足等8类共性问题,并对130户中高风险家庭实施“一对一”个案服务。社工团队遵循“评估—干预—跟踪—成效”闭环体系,运用APGAR家庭功能问卷等工具科学评估,依托“一评二访三辅四联”工作法,实现家庭功能重建与监护能力提升。

整体服务以家庭系统治疗理论为支撑,联动民政、医疗、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帮扶网络,帮助有需要的家庭了解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政策保障,链接康复资源与就业支持,构建“政策兜底+专业服务+社会参与”的立体帮扶体系。截至目前,已为近130户中、高风险家庭提供入户指导,覆盖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等多类家庭,帮助监护人破解监护能力薄弱、资源获取不足等核心难题。

个案赋能,点亮家庭成长希望

依托上述服务体系与联动机制,服务团队深入秀山各村(社区)有需求家庭中开展针对性帮扶,用专业服务破解养育困境,让多个家庭重焕生机:

71岁的林阿姨独自照料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和10岁的孙子。面对孩子社交退缩、自理能力弱等问题,她感到束手无策。服务团队多次入户走访,协助这个家庭了解低保政策,分析体检结果;还设计了家务积分表,以此改善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通过“每日三问”的方式指导祖孙三代进行沟通,使得家庭互动模式从“指责式”转变为“引导式”。

在甘阿姨的家庭中,10岁的孙子小杨存在不愿分床、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社工巧妙运用“大富翁挑战”储蓄计划,逐步纠正小杨的不良行为,并制定家庭安全公约,引导祖辈采用正向激励的教育方式。如今,小杨不仅能独自分床睡觉,其作文还在全县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整个家庭氛围也焕然一新。

照料重度脑瘫孙女的徐大爷,在社工的专业帮助下,学会了家庭复健的方法,有效缓解了照料过程中的压力。同时,社工还为徐大爷家赠送了儿歌播放器,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发育。此外,团队还积极为徐大爷家对接公益性岗位资源,鼓励家中有基本劳动能力的残疾儿子参与就业,如今全家生活正逐步得到改善。

通过“一户一策”精准服务,秀山县已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的关爱网络。下一步,秀山县将持续深化服务内容,联动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照护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专业服务精准度,让科学养育理念惠及更多家庭,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提供“秀山方案”。

(文/蔡昌怀)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