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开展“边城护苗”研学活动 助力少年儿童收获成长与快乐
2025-08-04 14:32
近日,为促进秀山县“边城护苗”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深入有效开展,秀山县民政局联合秀山县妇联组织27名青少年前往涌洞镇开展为期两天一夜的假期研学活动,通过科普教育、红色文化体验、实践操作等形式,扎实推进“边城护苗”行动,提升儿童社会融入能力与精神素养。
童心有伴
科学启蒙点亮求知火花
首日活动以“石上鱼踪”为主题,同学们在6名爱心妈妈的陪伴下,乘坐索道穿越川河盖,通过破冰游戏快速建立信任。重庆市古生物研究院周政达研究员的科普讲座成为亮点——他手持镶嵌远古鱼化石的岩石,用生动语言讲解鱼化石形成过程、地质年代背景及科研价值。同学们触摸着“时光的见证者”,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不仅掌握了古生物学基础知识,更激发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热情。
午休后,同学们乘坐观光车前往鱼化石基地,沿途观察地形和植被特征,学习乘车安全知识。在鱼化石博物馆内,他们用考古工具实操敲挖化石,通过显微镜观察化石形态,直观理解地层年代判定方法。周政达研究员表示:“让同学们亲手触摸亿万年前的生命痕迹,比书本教学更能点燃科学兴趣。”
童心守护
应急知识融入情景教学
活动特别设置“童心守护”环节,秀山县红十字会讲师通过长征人物故事情景式授课,将应急知识融入历史情境。讲师讲述红军长征途中应对伤病、饥饿的生存智慧,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判断危险”“怎样寻求帮助”等实际问题。同学们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学习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基础应急技能,并模拟演练了火灾逃生、野外求生等场景。
“以前觉得应急知识很枯燥,现在跟着红军故事学,一下就记住了。”参与研学的小林同学说道。这种“故事+实践”的教学模式,让自护能力培训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风险预判与应对能力。
童心铸魂
红色基因浸润成长之路
次日,同学们前往“川河盖战斗纪念碑”与陈列馆,开启“红迹印山河”主题研学。在英雄纪念碑前,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同学们手捧鲜花缓缓走向纪念碑,向革命先烈三鞠躬并献花。工作人员动情讲述先烈英勇事迹,同学们稚嫩的脸庞写满庄重,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以后也要像英雄一样勇敢!”在宣誓环节,小杰同学坚定地说道。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唱国歌、听故事、参观陈列馆等环节,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川河盖战斗的历史背景,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研学尾声的分享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复盘此次活动的收获——
“我学会了包饺子。”“我知道了化石是怎么形成的。”“我以后遇到危险会冷静处理。”……在自由交流中,同学们的语言表达与即兴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词汇量也在互动中悄然增加。
秀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边城护苗”关爱服务行动,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更多研学路线,让儿童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知识、磨砺品格,为乡村振兴注入“未来力量”。
(刘玉珮 彭胥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