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妙泉镇: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2025-06-18 08:23
时至六月,骄阳似火,秀山县妙泉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500亩山银花、300余亩蔬菜迎来集中采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连绵青山间,黄绿色的山银花如繁星点缀。百余名村民头戴草帽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山银花。在长冲村的山银花加工厂房内,工人们也在同步地进行晾晒、烘干等工作。
村民姚瑶说:“我在这采花,采了3天,每天能采200多斤,每天有200多块钱,收入也不错。”
针对长冲村石漠化突出、土地资源少的现状,妙泉镇按照因地制宜、土尽其用的思路,在岩窝地建成200亩石林山银花示范基地,将零星基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山银花种植面积2500亩。如今石峰与山银花相映成趣,山银花产业蓬勃发展,既为镇域经济添活力,又鼓了村民“钱袋子”,让生活更有盼头。
“今年这个银花整体是丰收年,目前我们村将近2000亩,大概采花在50万斤左右,现在每天的工人达到300人以上。”长冲村党支部书记米汉林说。
时下,正值辣椒丰收季节,在大田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碌于采摘、打包与装运工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去年起,大田村积极创新,借助外部先进技术与广阔市场资源,引进湖南客商,采用“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显著扩大了辣椒产业的种植规模。这一战略调整不仅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和脱贫户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土地流转与劳务用工的双重增收。
“今年大概种了60亩辣椒左右,4个品种,预计产量30万斤,6.7万元的毛收入。”大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军介绍。
据介绍,近年来,妙泉镇坚持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辣椒、豇豆、银花等产业。同时,通过土地租金+劳务就业+产业分红的方式,带动群众增收,吸引周边200余农户实现就业。
(秀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瑞 杨帆)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