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千亩茶园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6 12:59

新芽吐翠,茶香漫山。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秀山县兴隆坳生态农业旅游区的茶叶迎来了采摘期。一时间,山上、山下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奏响了一曲春日里的丰收乐章。

指尖上的春天:茶山里的时光竞速

走进兴隆坳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千亩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手指灵动地采摘着鲜嫩的茶芽。他们手法娴熟,动作迅速,一芽一叶,精准采摘,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将最优质的茶叶第一时间采摘下来。

在这忙碌的采茶人群中,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茶农李大叔。他告诉记者:“这个时候的茶叶最为鲜嫩,品质也是最好的。我们每天都要早早地来山上采茶,虽然辛苦,但心里高兴,这都是一年的好收成啊。”李大叔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手上的动作却一刻也不停歇。

据了解,仅春茶采摘季,像老李这样的茶农每天能采摘3斤左右的茶青,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一天收入可达一百多元,整个春茶季下来,收入颇为可观。

与此同时,山下的茶叶加工厂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新鲜采摘下来的茶叶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加工工序,最终变成香醇可口的茶叶。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摊青,有的负责杀青,有的负责揉捻……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茶叶的品质。

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从采摘到加工,每一步都严格把控时间和质量。现在订单不断,海内外均有市场,我们正加班加点地生产,争取满足市场的需求。”

据悉,全年最忙的季节,该加工厂一天最多可加工鲜叶约5万公斤,制成干茶约1.2万公斤,这些茶叶主要销往安徽、浙江等地。

绿叶变“金叶”:家门口的致富密码

兴隆坳园区的茶叶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一位在加工厂工作的村民表示:“以前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现在兴隆坳生态农业旅游区发展起来了,我们可以在这里采茶、加工茶叶,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数据显示,园区茶叶产业每年劳务支出接近120万元,从栽种、管护到采摘,带动当地及周边万余人务工,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随着兴隆坳园区茶叶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慕名而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他们走进茶园,亲手采摘茶叶,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走进加工厂,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品尝香醇的新茶。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让他们更加了解茶文化,也更加珍惜这一杯杯来之不易的香茗。今年以来,园区吸引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仅春茶季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进一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近年来,兴隆坳生态农业旅游区依托茶资源与茶文化,以“茶旅融合”为思路,建设多个农旅融合项目,推进“茶文化+”“旅游+”跨界融合。今年,园区内春茶采收面积达1800余亩,预计全年能采鲜叶600余吨、加工干茶150余吨,茶叶总产值有望突破800万元。

来源: 翠翠秀山客户端  
编辑: 吴志杰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