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青峰村:用绿叶银丝串起特色产业振兴路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0-29 11:23

桑农们正在采摘桑叶。罗雪琴/摄

种桑养蚕在武隆区鸭江镇的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该镇以桑蚕为主题,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其中,青峰村便通过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种养技术、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实现了蚕桑一体化发展,让绿叶银丝串起特色产业振兴路,绘就出村民致富路。

走进青峰村,几乎家家门前都栽种有桑树,桑农们趁着好天气,正为桑床上的蚕宝宝采摘桑叶。桑农邹于告诉记者,桑蚕养殖因气温变化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养殖季,这一季蚕茧收获后,他将收入近万元。

“我管理了2亩多桑地,喂了四季,每季4张蚕,毛收入1万多元。”鸭江镇青峰村村民邹于介绍。

往年,村民发展桑蚕产业靠“单打独斗”,规模小、成本高、还缺乏先进技术,一年到头收入有限。2020年,村里流转了269户农户的1200亩低效闲置土地,修建了9个标准化蚕房,以“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村民可依靠劳动力和养殖技术实现增收,土地流转和产业分红还能带来一部分收入。

“青峰村目前发展1200亩蚕桑,涉及了269户农户,目前我们村民有技术的,就到蚕房养蚕,没有技术的通过售卖桑叶,也获得一部分收入。青峰村今年蚕桑实现产值130万元,户均增收近5000元左右。”鸭江镇青峰村党支部书记张汉林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降低桑蚕养殖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集体强化了自身技术培育和提升,目前已基本掌握从蚕蛋孵化、小蚕饲养到熟蚕养殖、吐丝结茧的全套技术和流程,并开发出了蚕丝被加工技术,产出的蚕丝被广受市场好评。从一张桑叶到一只蚕茧,最后到一床蚕丝被的诞生,青峰村正蓄力谱写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巩固小蚕共育技术,争取明年大面积提供小蚕给养蚕户。延伸我们蚕桑的产业链,明年争取把蚕丝被加工作为增加群众的收入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张汉林表示。

(记者 罗雪琴 通讯员 刘振华)

来源: 武隆印象客户端  
编辑: 吴志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