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冉家湾传统村落:颜值焕新 绘就一幅山水田园立体景观画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08 10:44

临崖枕苗寨,江畔藏乌猿。

这便是冉家湾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特征,该村落各聚居组团分为两层台地、九组院落沿等高线分布,呈环抱山形之势,周围梯田环绕,间以林地,所在地为中山河谷地形,下临芙蓉江,背倚天星山,形成景色宜人的山谷景观,是一个山水田园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

冉家湾传统村落又名“天星古寨”,位于武隆区文复苗族土家族乡铜锣村西南部,地处武隆区东部边陲,距武隆城区36公里,素有武隆“东大门”之称。

2024年,该村落成功上榜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同年也被市住房城乡建委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于是,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冉家湾开启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之路。

据悉,项目重点围绕加强传统风貌保护、传统建筑修缮、历史遗存保护、村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大力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加快形成“悬崖-聚落-江水-生灵”的山水田园立体景观画卷,让古村落村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不仅如此,天星古寨还依托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即处在武隆世界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地貌保护区、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三大保护区核心),围绕苗寨、黑叶猴、川黔盐道、观星祈福四个方面进行打造,分别设置盐道星河、灵猴秘境、星宿祈福等主题。通过有效的整合村落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让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旅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留下来,所以对于传统村落来讲,建设只是第一步。对于村落的自我延续,冉家湾从传统村落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构思运营来达到传统村落保护的目的。区别于传统EPC+O,项目构建以先运营介入,后设计施工的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村落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还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产品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项目建设,吸引更多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着古寨一点一点的新变化,别提村民们心里有多期待了!目前,冉家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实施已接近尾声,有望在本月建成完工。届时,一幅颜值焕新、山水田园的立体景观画卷将会徐徐展开。

(杨晨)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