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0-20 16:20

在重庆巫山的青山绿水间,两大特色农产品——巫山洋芋与巫山甘蓝,正以蓬勃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持续的科技创新,这两大产业不仅打响了品牌,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巫山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加上河流纵横、水质优良,以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足雨量和日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巫山洋芋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黄皮黄心、绵糯回甜”著称,其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普通品种,煎、煮、烤、炸皆宜,还可加工成洋芋粉、洋芋粑粑等产品。近年来,当地引进荷兰15号、希森6号等高产品种,亩产达4000–5000斤,年总产量突破40万吨。

巫山甘蓝则以牛心甘蓝为代表,叶片紧实、口感脆嫩,富含维生素C和钙铁等元素。高山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使其成为秋冬蔬菜市场的“抢手货”,亩产可达4000公斤,亩产值超8000元。

目前,巫山洋芋种植面积达21万亩,覆盖13个乡镇,建成5万亩高品质示范基地。甘蓝产业实施“1+4”发展战略,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000亩,并通过集中育苗、免费发放3000万株种苗等方式,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巫山积极探索新型销售模式。2025年5月,60余名“村播”在洋芋田间开展直播,单场售出1.3万件“巫山洋芋·我的爱豆”,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销往全国。同时,推行订单农业,与湖北、西安等地建立稳定合作,甘蓝首批16吨直供上海,有效填补春季蔬菜市场缺口。

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024年,巫山洋芋与甘蓝产业为农民增收超过2.5亿元。

巫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国军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水路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并开发洋芋脆片、甘蓝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我们的目标是让巫山洋芋和甘蓝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品牌,真正实现‘一县一业、一业富民’。”

供稿:巫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供图/巫山县村播协会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