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脆李上市在即 多部门联动护航品质与品牌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6-30 15:04

距巫山脆李正式上市仅剩一周,这座长江畔的小城已进入“脆李时间”。为守护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巫山县各部门协同开展专项护航行动。从打击商标侵权的“利剑出鞘”,到冷链物流的“枝头鲜达”,全力确保这颗三峡库区的“生态宝贝”以最佳品质亮相全国市场。

上午,县市场监管局执法支队在滨江路某门店查获一批违法印制的“巫山脆李”包装盒。执法支队二大队队长吴朝晖指出:“该包装盒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的LOGO图案;‘李行天下’字样则侵犯了文字商标专用权,属于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违法行为。”

知识产权科罗军透露,此次行动共扣押侵权包装盒2万余个,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据悉,今年监管部门将重点打击三类行为:一是冒用地理标志的“李鬼”产品;二是虚假宣传、缺斤少两等消费欺诈;三是未明码标价扰乱市场秩序。市民可通过12315热线举报违法行为。

除加强市场监管外,物流体系的升级同样是保障脆李品牌价值的关键环节。在核心产区曲尺乡,邮政系统的绿色身影正穿梭于果园之间。寄递事业部负责人谌利介绍,今年将延续“一直飞”航空专线+“三直发”陆运快线的组合拳,目前已在主产区布设120个脆李收寄点,实现“摘下即发货”。百余名工作人员、数十辆冷链车组成的运输网络,可确保全国各地在24小时内品尝到“生鲜”美味的巫山脆李。

作为巫山县“一县一品”战略的支柱产业,脆李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品牌价值105.17亿元,带动全县超6万户、20万果农增收致富。县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今年预计有14万吨优质脆李销往全国各地。从单一农产品到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产业链,漫山遍野的青翠果实,正将三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来源: 巫山App  
编辑: 詹米璐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