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福田镇柑橘乘“飞的”出山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03 06:51

阳春三月,晚熟柑橘迎来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巫山福田镇的果农们告别了“肩挑背扛”的传统运输方式,转而通过无人机实现柑橘吊运。这一革新不仅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还解决了山区劳动力短缺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走进福田镇凌云村的柑橘园,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柑橘香。果树上,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已披上金黄的“外衣”,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剪果、装筐,动作娴熟而迅速。与往年不同,今年果园里多了一道“科技感”十足的风景——无人机运输队。

“嗡嗡”声中,一架载重无人机缓缓升起,它精准地悬停在装满柑橘的筐子上方,通过挂钩装置稳稳吊起果筐,随后朝着不远处的运输车平稳飞去。仅需2分钟便将130斤柑橘从300米外的山坳吊运至装车点。无人机旋翼的轰鸣声与果农们的谈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科技助农的丰收图景。

据悉,巫山境内以山地为主,山高坡陡,以往种植出来的柑橘都是靠人工背或者挑,运输成本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每当柑橘大面积丰收,总会出现“一工难求”的窘境。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人力成本至少能节约一半。

从背篓到无人机,晚熟柑橘的“出山之路”折射出巫山农业的发展和蜕变。科技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更让“甜蜜产业”突破地理局限,“飞”向更广阔的市场。未来,随着智慧农业的深化推广,这场“云端运输”将成为乡间的常态化图景。

来源: 巫山App  
编辑: 詹米璐   审核: 王成 主编:胡东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