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通城镇:再现市集繁华景象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31 17:20

这里是古朴、祥和、繁华、休闲的地方,这里有无尽的乡愁、满满的回忆,这里有现代的时尚,这里有传统的风韵。这便是巫溪通城镇百亩平原传统村落的真实写照。

2024年,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名单出炉,巫溪县通城镇通城村百亩平原被列入其中。自此,通城镇开启了传统村落的修缮、保护、发展工作,重点围绕夯实传统村落保护基础、提升传统村落风情风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美丽村落,规划先行。百亩平原传统村落建筑大多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建筑多以石木结构为主,部分建筑处于荒废状态。因此在制定规划之初,该村落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利用,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活态传承、突出特色,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

社会变迁、盐道没落、场镇搬迁……通过一系列的村落现状分析,通城镇将百亩平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定位为整治提升型,主要通过建设施、整风貌、改环境“三步走”来焕新村落颜值、提升村落气质。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础,提升村落美丽宜居舒适度。按照安居型、宜居型、非传统民居三种类型对村落内16栋建筑进行改造升级,主要包括结构加固、屋面整治、庭院打造等。除此之外,还将利用闲置地、街巷等公共空间打造广场、公园、体育场地等,并同步完善休闲娱乐、卫生、信息、标识、通讯设施。

以挖掘村落文化为引领,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市集繁华景象。深入挖掘通城镇巫盐古道、巫盐文化、巴绣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村落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引入非遗巴绣,打造巴绣产品、建设巴绣工坊、巴绣展览馆,让巴绣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保护,也让巴绣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不仅如此,还可以融合研学功能,形成通城文化休闲体验中心、交流中心。同时发展体验式、沉浸式商贸服务,形成特色商业街,体验市井生活,建造一处全天候的居民休闲场地。

以完善旅游配套产业为核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百亩平原传统村落地处“秦巴旅游圈、神农架旅游圈、三峡旅游圈”交会处,也是通往大官山、阴条岭、神农架的山水走廊。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村落发展的方向,该镇利用双阳乡、兰英乡、通城镇内阴条岭、兰英大峡谷等一线森林峡谷资源,并结合百亩平原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多元联动,打造集生态观光、户外运动、森林拓展等旅游配套产业。

下一步,通城镇将聚力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让传统村落既能留住乡愁,又能展望未来。

(文/王美蓉 图/李显彦)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