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白草村驻村工作队:用智慧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24 12:24

在巫溪县田坝镇白草村,有这么一支驻村工作队,他们用两年光阴,将汗水撒在该村的每一条山间小径。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唯有晨昏交替间坚定的脚步;不见波澜壮阔的场面,却在柴米油盐中温暖了民心。

壮大村级集体产业

初到白草村,如何发展这里的特色产业,成为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驻村工作队队长徐胜生以及所有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经过实地考察,他们发现白草村的后山地适合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在征集了全村人的意见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成立。400余亩土地被村民们用来种植党参、天麻、黄朴等中药材,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约10万元。

同时,挂面生产是白草村的另一个集体产业,他们带领村民反复摸索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调整配方,严把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关,使生产的挂面受到大众青睐,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多元。

针对村里年轻人少,留守老人较多的问题,他们利用村原办公厂房,建立村养老互助食堂,积极探索村级养老服务产业,为20多位留守老人提供住宿及餐饮服务。

徐胜生还筹集资金10万元,为当地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为村里农户的土豆、红苕、蜂蜜等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增加村民家庭收入,大家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用心用情服务村民

村里的重点户、低保户和监测户,是徐胜生和驻村工作队关注的重点对象。

“尽力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徐胜生介绍,驻村以来,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慈善会以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七和第八党支部先后为村里的困难群众募捐了棉被、衣服等物资。

通过走访调研,徐胜生还联合社会爱心力量对村内2名家里负担较重的学生提供资助,以减轻家庭负担,2名受资助的学生参加今年的高考、中考,分别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义务给村民修理日常生活用品、电器。帮助群众解决养猪所遇到的难题,为村民发放猪圈消毒液。调解群众纠纷多次,帮村民办理医保、社保等。为村内老人们开展义务理发,对高龄、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受益群众400余人次。组织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国庆节、重阳节包饺子等活动,并在“七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村干,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次次关怀问候,徐胜生和驻村工作队正以实际行动,营造和谐邻里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日常入户走访中,工作队发现村里还有5户人家的入户路尚未硬化,为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他们联系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购买水泥,帮助村民硬化门前道路。

“刚驻村时,我和驻村工作队发现村里的路灯故障频繁,晚上主干道视线不好,村民还需要依靠手电出行。”徐胜生介绍,由于村里线路老化、路灯年久失修等因素,村里一共有46盏故障路灯。排查好相关原因后,他积极对接市政部门对故障路灯进行维修换新,如今,村民们夜间出行更加方便。

2024年夏天,村里的供水系统“罢工”。蓄水池见了底,管道里堵着泥沙,村民们守着干涸的水龙头一筹莫展。工作队立即组建抢修队,顶着烈日挖开管道,排查故障。事后,他们为村民买来了新的供水水管及配件,保障村里饮水管道通畅,解决了村民用水问题。

村卫生室对村民至关重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徐胜生筹集资金给村卫生室添置了出诊箱、小推车、中频治疗仪器、电针治疗仪、常用药品及医用耗材等。这个小小的村卫生室也成为守护村民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徐胜生还联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为白草村所在的田坝镇卫生院援助了一套远程会诊平台,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如今,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产业有了奔头,生活有了甜头,未来更有盼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续写着更动人的篇章。

(高飞)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