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大赛决赛在潼南启幕 35个顶尖项目逐鹿产业创新高地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8-28 14:37

8月28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35个顶尖项目齐聚潼南,围绕汽车拆解、零部件再制造、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等前沿领域展开激烈角逐。此次大赛不仅为汽车再制造领域注入创新动能,更为潼南打造全国一流汽车后市场高地提供了强劲助力。

作为东道主,潼南区正以“涪江奔腾”计划为引领,加速构建“3+3+N”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布局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据介绍,潼南区已集聚汽车后市场企业近30家,年回收报废汽车超15万辆,形成年再制造零部件20万台套、动力电池梯次利用22万吨的产能规模。依托这一产业基础,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183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的严格筛选,35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企业组20个、创业组15个。这些项目将通过路演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分别评选出企业组和创业组的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获奖项目还有机会参加“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

决赛现场,参赛项目纷纷亮出“硬核”技术,直击行业痛点,展现前沿技术突破。企业组中,参赛项目“汽车钣金再制造智能AI三维视觉自动化修复系统”表现亮眼。该系统通过高精度3D视觉与AI算法动态规划修复路径,将单件修复时间从120-180分钟大幅压缩至25分钟内,效率提升5-7倍,返修率低于5%,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该项目负责人张公景表示:“系统兼容多种金属材质,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计划2027年在潼南落地首条产线,助力本地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绿色升级。”

创业组项目中,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聚变材料提取共性技术”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基于高纯同位素分离技术,将退役新能源材料转化为核能级新材料,有效解决了高端材料卡脖子问题。团队负责人张洋透露:“潼南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与我们打造西南材料循环创新平台的规划高度契合,未来计划在此建立世界级技术引擎。”

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不仅是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产业对接的桥梁。随着决赛的启动,潼南将以汽车再制造为支点,持续撬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向着“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的目标全速迈进。

(文/彭光瑞 吴志杰 谢昕潼)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唐国利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