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巨型稻”丰收啦!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28 07:04

又到一年水稻丰收季,在上和镇团山村30亩水田里,一片“高个子”水稻正迎风摇曳。这不是普通水稻,是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研发的“巨型稻6号”,目前已陆续开镰收割。

走进田间,抬头仰望,稻穗沉甸甸地垂挂于顶端,叶片宽大浓绿,根系粗壮有力。人行其中,竟可穿行于稻丛之下,可实现“禾下乘凉”的诗意画面。与常规水稻相比,“巨型稻”的稻株不仅身形高大、叶片宽阔,连稻穗都显得格外饱满。

“我们村今年试种了30亩‘巨型稻’,预计亩产在700公斤左右,总产量将达到21000公斤。”上和镇团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建说。

据了解,“巨型稻6号”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历时多年选育而成,具有抗倒伏、耐病虫、产量高、生态效益好等多重优势。株高通常在1.8米至2.2米之间,而每穗稻谷粒数可达350—450粒,远高于普通水稻,极具推广潜力。

推广优良品种是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潼南区积极探索特色粮食种植新模式,鼓励优化育种选择,实现了水稻亩产量的大幅提升。

陈芷琦 冯小舟

来源: 潼南融媒体中心  
编辑: 詹米璐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