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染房村:珠蚌跃春水 生态织“富路”
2025-04-02 15:25
春光灿烂,暖意融融,正是“种植”珍珠蚌的好时节。在寿桥镇染房村鱼蚌共生珍珠养殖基地,满是浮球的水塘上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水上“春耕”成为别样风景。
走进基地,养殖人员正划着一艘小船,悉心管护珍珠蚌幼苗。水塘边的植蚌车间,嫁接工人正在聚光灯下,聚精会神地给珍珠蚌“做手术”。
“我们把‘杀蚌’边缘上的‘片子’移植到‘种蚌’里面去,它后面就会慢慢形成珍珠。”来自湖南专业嫁接团队的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通过固定种蚌、撬开蚌壳、切割分离、植入珠核和细胞、缝合切口这一系列工序,珍珠蚌就完成了“插核手术”,经恢复池“休养”后,珍珠蚌即可住进养殖池。
“目前基地已投放珍珠苗25万只,预计明年4月可产出销售,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基地负责人吴文东说,下一步,还将创新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积极拓展直播开蚌、共享珍珠蚌等新业态,完善产业链,同时发展珍珠制品深加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据了解,该基地创新“鱼蚌共生”的养殖方式,通过传统鱼塘内循环微流水,利用鱼体没有消耗的养分、水中悬浮有机物和浮游生物,让蚌类在上位水体的养殖槽中吸收营养,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改善水域环境。
“以水养蚌、以蚌护水、以水富民”,目前,寿桥镇正在整合辖区库、塘等水资源,准备以集体经济入股的形式,大力发展绿色特色水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养殖+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