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卤鹅“爆红”变“长红”——以“四侧”协同“四链”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卤鹅实践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5 20:22

“双‘十一’都没这么忙,光卤鹅一天要寄出600多单!”近日,荣昌区拓新红城小区的快递小哥忙得不可开交,语气中难掩兴奋。

白鹅的屠宰量增长超过300%,线上订单平均增长105%,最高的卤鹅企业销量增长1000%……突然暴涨的销量,迅速拉升了荣昌全城的快递单量。凭借“甲亢哥”与“卤鹅哥”的全球流量,荣昌卤鹅强势“出圈”。

4月11日,荣昌区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以“4321”工作思路,把荣昌卤鹅的流量变为真金白银的经济增量,全产业链打造“鹅经济”——

“4”即“四个一”:成立一个专班,出台一个方案,召开一个大会,举办一系列营销活动。

“3”即“三个体系”: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品牌质量标准体系、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体系。

“2”即“两个平台”:成立荣昌卤鹅产业联盟和荣昌卤鹅产业研究院。

“1”即“一套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文化挖掘机制。

细致研究这十项措施不难发现,其与重庆市委、市政府“‘四侧’协同‘四链’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侧:政府侧、产业侧、社会侧、企业侧。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思路一脉相承,是对卤鹅这一传统产业的系统重构和全面升级。

政府侧

升级打法推动“四链”融合

“四侧”协同,政府是领航员、定盘星。泼天的流量突如其来,荣昌区所表现的是少有的沉稳,似乎每一步都在“意料之中”。

事实上,荣昌对于“玩转流量”已是得心应手。这几年,这座城市大力发展新媒体新经济,通过常态化举办“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等,把节日办成了活动、由活动带来了流量、用流量换来了收入。特别是节假日政府机关市政公共停车场全部免费,让广大游客感受到了荣昌“宠粉”的力度。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重要节假日“百万人游荣昌”成为常态。

▲荣昌区卤鹅培训现场

“卤鹅破圈”实际上是“红上加红”的实践。而荣昌区思考的已不再是如何靠流量聚人气,而是走活卤鹅产业“四链”融合的“满盘棋”——

创新链:布局产业研究院,依托“一院两校”优势,将创新融入卤鹅生产加工全过程。

产业链:布局产业联盟,深化羽毛球、羽绒服等副产品加工,打造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提升卤鹅产业整体竞争力。

资金链: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银行授信10亿元信贷资金,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人才链:将卤鹅非遗传承人、卤制工匠、网络达人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卤鹅技艺培训和线上线下销售培训,丰富打造“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人才品牌。

这一套“组合拳”,既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产业、企业多维联动。

社会侧

以一己之力带火一座城

“荣昌卤鹅哥”林江用真诚和执着,将家乡美食推向国际网红“甲亢哥”的镜头前,让“笨拙投喂”成为现象级事件引爆全网,真正做到了“荣昌卤鹅,世界的鹅”。

“卤鹅破圈”看似偶然,实则是荣昌大抓新媒体新经济带来的必然。近年来,荣昌把“网络人才”作为“网络经济”的关键变量,公益孵化网络主播200余名,培育了热度破亿的“卤鹅哥”等头部主播11名,全面激发网红达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当全球的目光聚焦荣昌,当网络主播高喊“正宗荣昌卤鹅”,当本地居民自发购买卤鹅礼赠亲友,当非遗传承人直播制作卤鹅……一瞬间,全社会都被“一只鹅”紧紧凝聚在一起。

“卤鹅哥”的爆红,放大了人才链的“葡萄串效应”,实现了“培育一人、带火一座城、引爆一个产业、致富一群人”。

连日来,夏布小镇集聚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直播的网红超过300人次。接下来,荣昌将把夏布小镇打造成为“卤鹅产业直播小镇”,常态化开展“投喂”活动,推动荣昌卤鹅由“爆红”走向“长红”。

产业侧

推动传统卤鹅产业“全链升级”

荣昌卤鹅是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深度交融,形成的非遗特色美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依托传统优势,荣昌成功摘得“中国卤鹅之乡”的头衔,但依然没有摆脱规模小、布局散、效益低等传统产业弊病。如何让卤鹅产业焕发新生机?成为摆在桌面上的“必答题”。

“立足‘4321’工作思路,实施千年荣昌、百年卤鹅、百城万店、百亿产值的‘千百万’计划!”荣昌区委、区政府立下了雄心壮志。这不是“被流量冲昏了头脑”,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做大做强“鹅经济”,荣昌有传统底蕴,有科研实力,更有产业基础。“一院两校”优势为全链条研发提供智力支持,包括休闲食品、轻纺消费品等在内的六大市级产业园,为卤鹅深加工和鹅副产品加工提供坚实支撑。

从饲料到兽药,从养殖基地到中央厨房,从羽绒服加工到品牌塑造,从线下门店到电商直播,从20余家配套企业签约入驻卤鹅产业园到3条冷链物流专线即将开通……一幅荣昌卤鹅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景图正徐徐铺展开来。

企业侧

把“流量”转化为发展的“增量”

4月9日下午,与“甲亢哥”互动归来的“卤鹅哥”刚出荣昌北站,就被上百名自发前来迎接的卤鹅老板众星捧月般围了起来。鲜花、礼物、横幅,诉说着荣昌卤鹅企业对这位平民英雄的感激和敬意,而一个个高高举起的卤鹅广告牌,展示的是这些企业推动“老板出镜、产品出名、企业出圈”的决心。

“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是财富,也是信心。如果说,“卤鹅出圈”效应,激起的是市场主体“想投”之心,荣昌区唱响做靓“123456”营商环境品牌,常态化开展的“拓市场、揽订单”“引人才、促创新”“降成本、融资金”三大活动,则是让市场主体迈出了“敢投”的步子。

我们欣喜地看到,荣昌所有卤鹅企业都在坚定信心、扩大产能三惠鹅府自建卤鹅加工厂,小罗卤鹅等企业引入“产业大脑”系统优化库存周转,“紫燕百味鸡”品牌创新开发荣昌卤鹅单品,鹅堂开发卤鹅饭、卤鹅米线等多款快餐产品……荣昌企业正以行动把“流量”转化为发展的“增量”。

以荣昌卤鹅为代表的食品产业只是荣昌发展制造业的一个缩影。荣昌区坚持“工业立区兴区强区”不动摇,通过“四侧”协同、“四链”融合,不断做大做优做强“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成为全市工业大区大县,为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贡献了力量。

来源:荣昌微发布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