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构建金融创新“立体矩阵”,为产业发展插上“金”翅膀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08 16:24

近年来,黔江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现状,跨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融创新“立体矩阵”,探索了系列首创性金融创新实践,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点”上突破

找准融资难题破解切口

2020年初,重庆市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种猪培育中心,为扩大经营范围,兴建养殖圈舍,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一时间陷入资金短缺困境。

“生猪养殖是黔江区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但传统养殖领域普遍存在经营风险高、投资回报慢、资金缺口大、合格抵押物不足等问题,传统信贷模式难以介入。”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限制、找准融资环节中的难点、卡点成为金融活水助力企业解困的关键。

三次递进式创新成为了破局的“金钥匙”。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协同黔江区农业农村委、指导金融机构,开展了三次递进式创新:探索对能繁母猪进行抵押融资,推动渝东南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落地黔江;协调主管部门,颁发渝东南首张农业设施权属证书,实现全国首笔圈舍抵押贷款的突破;引进“期货+保险”理念,成功发放渝东南首单生猪“银行+保险+期货”贷款。

中国农业银行黔江分行相关负责人说,“农行黔江分行有幸全程参与了三次递进式创新,为稳产保供提供了强有力金融支持。今后将继续扛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深度参与银政企合作,尝试金融助力更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为黔江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如今,围绕生猪养殖行业的三次成功创新,不仅迈出了黔江金融创新的一大步,更为后续金融创新实践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范例。

促进“线”上发散

深挖地方特色产业需求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与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金融机构,针对黔江区质量优质企业,构建质量、标准、品牌、认证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确定以“白名单+银行授信+担保增信”的融资模式,量体裁衣创新推出重庆首款质量贷产品—“黔质贷”。

在顺利获得5000万元“黔质贷”资金后,重庆市蓬江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过去传统贷款审批周期长、担保难度大,如今通过质量要素加持,我们的无形资产变成了‘真金白银’,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还款方式也更加灵活。这笔贷款将为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黔质贷”旨在探索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金融“硬资产”,助力企业产品质量优势与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双向奔赴。截至今年7月末,黔江区已累计向质量优质企业发放“黔质贷”96笔、14.1亿元,精准支持质量优质企业更好发展。

“‘黔质贷’是黔江区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的生动注脚。近年来,黔江区还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优质金融供给,持续书写‘土特产’的金融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黔江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以黔江鸡杂和羊肚菌等特色产业为例。为健全完善黔江区鸡杂、羊肚菌产业链,加快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先后推出“鸡杂贷”“食用菌贷”产品,搭建“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的融资对接平台,为符合条件的产业链上市场主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助力土特产走出黔江、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推动“面”上拓展

构建黔江金融创新生态

一款接一款因地制宜创设的金融创新产品,是黔江金融创新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

黔江区相关负责人说:“从更深层次的本质上看,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构建并逐步完善金融创新的工作制度框架,才是支撑起黔江区金融创新生态的骨架,才能不断实现‘面’上的多维拓展。”

如,开展生猪行业融资模式创新时,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与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协作配合,建立工作专班,联合印发《关于试点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颁发渝东南首张农业设施权属证书,逐步形成“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三方助推器作用;黔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黔江分行通过广泛征求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开展多轮现场办公论证后,联合印发了《“黔质贷”业务实施方案》,为“黔质贷”在黔江区的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迭代升级指明了方向;“鸡杂贷”“食用菌贷”均有行业主管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印发的业务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工作专班,为专属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在特色产业链上开花结果筑牢基础。

下一步,黔江区将继续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创新为源,强化调研走访,持续完善机制建设,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深度合作,指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契合黔江特色的定制化、场景化金融产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黔江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明巾晶)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