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四位一体”专题培训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0 15:44

今年以来,梁平区委组织部紧扣区委“15441”总体架构,围绕主导产业落地落实部署开展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题培训,创新构建“选学研效”四位一体干部培训体系,通过精准选人、靶向教学、深度研讨、成效转化,有效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举办重点专题培训班6期,调训干部288人次。

▲学员在上海市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现场学习。

精准选人:按需调训,让“关键人”学“关键事”

梁平区不断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重点突出精准调训干部,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调研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坚持与干部培训信息库、年度考核情况和培训内容相结合,确保培训对象“选得优”。

“干部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必须围绕产业需求精准滴灌。”梁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培训筹备阶段,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培训主题和各单位工作职责,实施点名调训机制,坚决防范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发生。

▲学员在深圳市东部通航低空飞行教育示范基地现场学习。

在干部调训中,该区强化组织部门的整体把控,打破以往“名额分配+单位推荐”的传统模式,采取筛产业需求定培训方向、筛单位结构定培训范围、筛岗位短板定培训对象的“三筛三定”方式,重点对政治素质好、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根据不同层次、岗位职责和干部使用意向进行分层分类筛选,让点名调训的靶向更精、落点更实。同时,对点名后无故不参训的单位和个人,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通过函询提醒、组织约谈等方式强化纪律约束,确保参训率。

据悉,在已经举办的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题培训班中,从经济部门、高新区选派业务骨干125名,其中70%以上为分管领导或中层干部,从重点工作专班选派干部74名,从相关重点企业选派项目负责人33名参加培训。

靶向教学:对标发达地区,“走出去”学补短板

“人工智能AI和数据大模型,在上海各个产业的普遍应用,让我对新型工业化的认知,提升了不少档次。”梁平区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龙冰表示,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的悉心授课,更加深入理解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精髓要义。

▲学员在电子科技大学现场学习。

今年以来,梁平区围绕低空经济、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预制菜)、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短板,以不断提升干部经济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举办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题培训班。

在课程设置中,把需求调研作为开展培训的“前置条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开班前实地走访、电话征询、发放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统筹研判确定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培训中适度增加现场教学的比重,通过实地观摩,提高“教”与“学”的匹配度。

▲学员在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现场学习。

“培训中对照参训学员身份结构,安排了课堂教学、现场考察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填鸭式’教学,课程安排紧凑丰富、教学内容专业系统。”在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培训的学员、重庆捷尔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祥敏说,现场学习了液晶显示屏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公司后,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度研讨:从“学进去”到“讲出来”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突出实践导向,注重学以致用。梁平区坚持将交流研讨作为培训效果检验的试金石,创新推行“深度研讨法”,组织学员在培训中结合工作实际谈感受、讲困惑、说打算,促进学习内容入脑入心,保证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梁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题培训中,利用现场教学、晚间休息、培训结业等时段,设置“座谈交流”“分组讨论”“总结报告”等深度研讨环节。研讨由临时班委组织,坚持目标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评价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引导学员从“能力要提升,我该会什么”“产业要发展,我该谋什么”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让学员不仅“学进去”,还得“讲出来”。

▲学员在无锡水蜜桃良种繁育基地现场学习。

“本次培训构建了‘理论+实践+共创’三维学习生态。”在江南大学参加培训的学员、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预制菜)产业专班成员廖新平介绍,5次“政、产、学、研”跨界座谈,5次分组课题研讨,1次深度学习总结报告,学员们智慧碰撞,提炼出了梁平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

成效转化:以“一件实事”检验培训成色

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是成果转化。梁平区为破解干部教育一“训”了之的问题,建立“当场考”和“延伸考”相结合的培训评估机制,构建以训促学、学以致用的“全链条”模式,着力提升教育培训质效。

在“当场考”环节,积极引导参训学员利用外出培训时机,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对接交流,寻找合作机会。同时,组织全体参训学员撰写学习报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谈认识,提出对策建议。培训组织单位从知识提升维度、能力转化维度、学习报告与研讨交流质量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质量评估,量化形成综合考评表。

▲学员在“芯火”双创基地听取成都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培训结束后的“延伸考”环节,要求参训学员结合培训收获回原单位开展一次“培训述学”,分享学习成果、交流体会感悟,发挥“一人受训、多人受益”的扩散效应;在结业后半年内,根据培训所学,结合岗位实际,办成“一件实事”,达到学以致用、学用转化的预期目的。

今年以来,利用外出培训机会,相关重点工作专班签订正式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个,达成意向合作协议8项,与有关重点高校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2个,帮助参训企业解决具体问题10个。已有68%的学员提前完成“一件实事”办理,区委组织部对量化考评表现优秀的20名学员纳入提拔或重用干部库。

(陈天春)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